中国美院乐清籍艺术家作品回乡联展

“近乡情怯——中国美术学院乐清籍艺术家回乡展”近日在乐清周昌谷艺术馆举办。陈翔摄

乐清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晓峰(左一)和张远帆(著名画家张怀江之子)在参观画展。郑剑佩摄

《夏熟》(中国画)陈品超作品

《门户杂考-衍射与退隐》(木版画)张远帆作品

《残夏》(中国画)郑巨欣作品

《河塘有偶-Ⅰ》(玻璃)郑闻卿作品

《绽放》(项圈)倪献鸥作品

《抢饭吃》 (版画)郑野夫1947年作品

《支柱》(版画)张怀江1981年作品

《喜讯传来》(中国画)周昌谷1976年作品

《春江水暖图》(中国画)周沧米1972年作品
日前,一场名为“近乡情怯——中国美术学院乐清籍艺术家回乡展”在乐清周昌谷艺术馆拉开帷幕,20多名乐清籍艺术家带来绘画、书法、雕塑、摄影以及设计作品共同联展。有关人士认为,这一来自中国美院的艺术家群体首次在家乡集体亮相,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乐清人在文化层面的底蕴、执着与水平。
展览从1月5日开展至1月25日结束,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共乐清市委、乐清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60多件艺术展品
涵盖各种门类
泼墨山水画《夏山欲雨》出自现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之一周昌谷之手;现任中国美院版画系教授张远帆的铜版画《故园夜雨深几许》勾勒故园情深;在中国美院从事油画教学的金阳平的布面油画《武侠》系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走进精心布置的展厅,这里集纳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摄影、书法以及设计作品等各种门类的创作。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共展出60多件展品,出自28位在中国美院任职的乐清籍艺术家之手,包括著名画家郑野夫、周昌谷、周沧米、张怀江和中青年艺术家金家骥、陈品超、郑岳华、张远帆、王京、郑巨欣、施乐群、刘钢强、钱云可、王汉乐、赵辉、周晋、金阳平、倪献鸥、郑朝、杨振宇、郑亦山、邵培艳、周峰、郑闻卿、黄晓望、张晓峰、刘海勇、黄燕等。
这么多乐清籍艺术家的作品“结伴”回家亮相是如何促成的?原来,这一想法偶然得之。去年11月,乐清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林晓峰前往杭州考察文化产业,也借机去中国美院转了转,并召集乐清籍在美院任职的老师碰面,给家乡的文化建设建言献策。这一碰竟发现仅当下就有20多位乐清人在美院任教。“能不能让这些艺术家带着作品回家展一展?”一个临时诞生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说干就干,一场回乡展正式开始运作,一件件带着作者心血的艺术作品开始不断地“走近”家乡……
中国美院的老师王汉乐成了牵头人之一,一个月来,他不断来往两地,落实布展的作品、出版的画册、借展已故艺术家的作品等,在乐清市博物馆和油画家协会的全力配合下,终于在今年1月初拉开了展览的帷幕。
“前前后后花了不少心血,仅仅是‘近乡情怯’这一主题,就征求了20多人的意见,反复讨论才敲定。”在王汉乐看来,年少离家求学,长大后更是少有机会回到故土,用“近乡情怯”这一主题很准确地道出了大家对于家乡的复杂心态——又是迫切想回,又是心生胆怯,“怕自己的作品不够好、怕自己的成绩不足够,难以向家乡交待”。开幕式上,10多位参展的艺术家还特地从杭州赶回乐清参加。
林晓峰表示,“近乡情怯”展示了中国美院乐清籍艺术家“近乡之情怯,爱乡之情切”,情切才会情怯,也充分展示了艺术家们深厚的涵养和谦虚的态度。他希望以这次回乡展为契机,带动海内外更多的乐清文化人回到家乡,“乐商回归,文化回乡”,合力推进乐清文化强市建设。
中国美院的乐清阵容
形成独特人文景观
展览上,生于上个世纪初的郑野夫是艺术家中的“元老”,从上个世纪30年代开始,原名郑育英的他以野夫为笔名,开始版画创作,并致力于从事进步美术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抗日版画运动,成为现代版画的先驱人物之一。
正是自那时候开始,郑野夫与张明曹、王良俭等乐清同乡参与、发起创办了一八艺社、春地画会、野风画社、铁马版画社,在鲁迅、柔石的指导与激励下,借鉴苏日法比等国的版画艺风,结合中国民间艺术传统手法,创作了不少反映民生艰辛,呼唤青年觉醒,充满动员力量的作品,成为在中国美术史走进现代之后,乐清籍艺术家首次以“但开风气敢为先”风貌作集体亮相,并引发了关注,尤其是关心时局与文化的人们,记住了这群东瓯健儿的独特口音与来历。
以此为起点,从乐清走出来的艺术家开始了各自的探索,尤其与中国美术界的顶尖学府——中国美院结下了缘分,或在此求学、或在此任教,艺术修为不断提升,并留下一段段佳话。如周昌谷就拜画家潘天寿为师,潘先生不仅将其精深的笔墨造诣倾注于记写雁荡山花的笔端,更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周昌谷先生。另外,在美院鼓励包容、讲求精进的学术环境下,山水画界的周沧米、版画界的张怀江,也都跻身各自专业的主力教席,将前辈所传之学养转授后进,以为师恩之反哺。
……
中国美院副院长王赞就说:历史上乐清地域画家群体的独特人文景观和优秀的文化传统,让积淀深厚的绘画精神得到很好地承续并加以发扬光大。以至于以一个县级市的规模,并且是一个重商传统浓厚的县级市,在中国艺术最高学府拥有如此的师生阵容,于他处确不多见,事实证明了乐清人在文化层面的底蕴与坚忍。
在艺术的道路上,来自乐清的艺术家们踏出辛勤求索的每一步,这其中有对故土的依依眷恋,有对技艺的锲而不舍,也有对精神的谨守维护。
文化底蕴深
民间工艺盛
此次展览所在的周昌谷艺术馆位于乐清市区中心公园北区,是乐清精品书画征集工程的抢救性征集对象和对大师的献礼工程,于2012年10月15日开始对外开放。除了有周昌谷作品常年展示外,艺术馆还承担起了其他各类艺术展览,成了老百姓的文化休闲好去处。
如果说艺术馆是形式,那么其所承载的内容便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与积累。一方水土,千年乡音,虽处东南一隅,乐清却酝酿出了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文化。不仅文化底蕴深厚,且民间工艺源远流长、工艺美术品种繁多,如黄杨木雕、细纹剪纸、乐清龙档、乐清首饰龙、竹壳雕、工艺编织、金漆圆木、石雕、象牙雕等久负盛名。
在此基础上,近年来,乐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强市建设,以文化惠民工程为根本,大力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剧院、音乐厅、影城综合体等一大批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土建工程顺利结顶,并启动实施了首批36个社区文化礼堂建设和农家书屋提升工程。
文化活动载体的设计上也带有更多的“草根”色彩,先后成功举办市民文化艺术节、音乐舞蹈节、“乐清好声音”歌手大赛、十八大精神宣传百场文艺巡演进社区等多项重大文化活动,各镇街开展柳市电器文化节、雁荡海鲜美食节、淡溪杨梅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大大繁荣基层文化。去年下半年推出“书香乐清·读书之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引导各基层读书团队积极开展活动,同时在公共场所设置一百多个开放式自由借阅的“读书驿站”,随借随读,让全民共享读书之乐。
404 Not Found
Please report this message and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to us.
Thank you very much!
| URL: | http://xs.66wz.com/lwxww/system/2014/01/08/011546121.shtml |
| Server: | xc1-web |
| Date: | 2025/11/02 22:45:59 |
Powered by Ten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