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那节那灯那人
图为状元街道横街村龙灯巡游活动 张晓勇摄
图为龙灯制作人林耀民夫妇在制作龙灯 叶晓东摄
项有仁 夏冬
又是一年一度元宵节。龙湾民谣:“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杆做吹箫”,春节活动的物化特色是“灯”。而灯的高潮是正月十五“元宵”,故号称“上元节”的“元宵”又有“灯节”之称,元宵闹花灯也就成了新春佳节中的“压轴戏”。
人们喜爱灯,光亮、好看,在黑暗中给人开拓了片光明、温馨的另类世界;但更深层的原因是“灯”与“丁”谐音,祈盼“人丁兴旺”是古代人民的最大愿望;尤其是龙湾历史上历经南宋乾道二年大洪灾、明代嘉靖年间的倭祸,人口平安、人丁鼎盛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需求。正因为灯寄寓着人们对人丁兴旺的希冀与祝愿,所以历年“元宵闹花灯”成为龙湾民间的群体性自觉行为,如“海城灯市”、“石浦大龙”、“三都花灯”、“东坦板凳龙”、“上吴鱼灯”、“蟹爬龙”、“状元板凳龙”。清代下垟街人张子容的“美节从来点上元,家家蜡炬待黄昏”诗句即其生动写照。
海城灯市入史册
历年十四、十五下垟街——七甲“抬佛”时,夜里的迎神队伍中都有花灯巡游。早在明清时即有“海城灯市”之誉,为《永嘉场十七景》之一。里人有诗赞曰:“万人空巷迎庙会,十里堰堤闹元宵”。
入夜,参加巡游的东岳爷、玄坦爷、郑老爷、水城隍爷、地主爷、海神爷6尊神像的队伍,均以“头牌灯”领头,后继仪仗队、花灯队、乐队、神像轿座。间或有打火球开路,灯鼓亭乐队断后。
头牌灯4盏,木框构成灯箱,周围糊上白纸,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合社康宁”、“伊伊圣(侯)王”等字样,内点一对蜡烛。紧随着的是仪仗队:有上写“肃静”、“回避”、神名的头牌,龙头、刀、钺、矛……等礼仪器械。以后是各式各样流光溢彩的花灯,有鱼灯、禽灯、兽灯、昆虫灯、人物灯,最多的是花篮灯。
如七甲海神爷为项、王、章三姓共有,上世纪以来每年放灯时,各姓额定花篮灯8对,每对由“T”形杆两端的两花篮灯组成,计24对。这48盏花篮灯,构成了50来米长的“火龙”。在4盏头牌灯开路下,加上神像轿上的熊熊烛光,轿后亮如白昼的灯鼓亭上的煤气灯,一路灯火辉煌,鼓乐喧天。自下垟街至七甲的几千户人家中,不少人家携灯上街。七里长街,灯如海,争艳斗巧;人似潮,笑语欢声。清人张子容有《海城灯市》描述其盛况:“永兴俗于上元节迎神,前后凡七八夜,凡十余社。社各崇其神,神各张灯百余。每夜灯盛至万余,少亦数千,鱼贯衢市。又有灯棚火树,明月之下,星球灿烂,笙乐殷作,歌曲沸声,无媿嘉会矣。”解放后,这样盛大的灯节不再出现。
三都放灯有故事
三都放灯始于明代嘉靖年间,当年张璁有幼女嫁于寺前街油车巷朱家,女婿朱邦彦才貌双全,尚无功名,在家务农。张家为抬举白衣女婿,表示对平民人家的器重,就每年放灯先到油车巷。故此可知放灯的源起应在500年之前。又一说谓那年“头家”有女受聘于油车巷,婚期在元宵节前,女执意要看过花灯方“出阁”。为不误婚期,父答应第一个路祭到油车巷,从此每次照例仿行。
放灯队伍的前导称“头站”:有一杆高达8米,上书“勅令护国佑民孝佑元君卢氏圣母花灯花龙驾巡”的条幅,俗称“勅令”。四盏头牌灯,对号,一对纛锣,头牌执事,众父老簇拥的香炉,灵牌。中间为花灯队伍:领头为荷花灯,继之为戏曲人物灯,最后孩童背的鱼灯,合计约百余盏。外有众多手擎蜡烛的外地拜卢氏圣母为“亲太”的“亲儿”们,最后是苎布为皮的太平龙。常有外地的吹打班、灯鼓亭自愿来加盟。组成了一支数百人,色彩璀璨、鼓乐喧天的灯的长龙。正月十三始灯,十五结束。每天下午3时,参与者集中天仙宫内点香,5时出发。第一夜到油车巷、寺前街、寺后、沧头下;第二、第三夜都在三都本村巡游。沿途姻亲、名商号,各摆香案迎祭。三都本村更是一家一香案。每夜闹到更深夜阑。
“板凳龙”广普及
元宵节舞板凳龙在龙湾很普及,上溯蒲州各村,下抵寺前街各处,不少地方都有活动。其中以东坦板凳龙和岭上板凳龙出名。
东坦位于寺前街西北,为姜氏聚居地,村中有姜氏宗祠和陈氏圣母宫。历来每年正月十二祭祠堂。正月十三那天,参与人员集中在娘娘宫内参加祭拜“点香”,仪式隆重。各档点亮灯笼,在“头站”开路下,以两夜时间,遍游寺前街附近村落。第三天下午去访问梅头(今海城街道)东溪村姜氏宗亲,先用船运板凳龙到梅头码头,然后上岸整队入村,姜氏宗祠有隆重香案迎祭。1958年公社化中,板凳龙被劈为木柴,作为公共食堂燃料了。东坦板凳龙的辉煌就写入历史了。
茅竹岭上的状元镇、蒲州街道两地,历年元宵盛行板凳龙,基本上村村、殿殿都有。龙头、龙尾仿渔船状,篾扎纸糊,中间为18节板凳状(也有24节)连接的木板,故名“板凳龙”。龙头以一株巨大茅竹的主干,两头弓起。船头高挺一龙头,张口、瞪目(两盏小灯笼)、扬须。巨大的面额中写“王”字,两旁各画一飞龙,血盆大口下装有喷火花的“万花筒”。船上亭台楼阁,头牌执事,船两旁布遍戏曲人物,花鸟走兽,熊熊烛光映照下异彩纷呈,琳琅满目。
蒲州板凳龙的龙头、龙尾较状元的更为硕大精致,称“蟹爬龙”。各庙的板凳龙一般在正月十二下午在神前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先点亮龙头上当眼的灯笼,以后依次点亮龙头、龙尾、龙档上的所有蜡烛。在勅令、头牌执事、香炉、神座组成的“头站”带领下,一路鼓乐喧天,号角长鸣,灯光斑斓,人们前呼后拥,开始巡游本村和周边村庄。沿途社众、宗亲、姻亲摆香案迎祭。十三夜各庙的板凳龙更是彻夜欢腾,至十四日凌晨烧化纸扎的龙头、龙尾,祷告神灵,圆香结束。
另外,我区元宵节知名的龙灯还有宁村拼字龙灯、永中街道石浦村和沙村的大龙及寺前街西边的上吴鱼灯。拼字龙灯舞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拼字龙灯舞传承人、龙湾区海滨街道宁村的郑祥福老师说,拼字龙灯舞至今大约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据考证,清光绪《永嘉县志》中,拼字龙灯舞在清朝康熙年间就已经存在。拼字龙灯舞是众多龙舞中的“稀有品种”。与全国常见的布龙一样以竹木为骨、裹布为皮。传承人徐玉锦老师说:“龙灯由龙头、龙身、龙尾和龙珠等组成。制作一条完整的龙灯,一名熟练的艺人至少要花上4到5天时间。龙身为篾骨,用布连接,头饰龙形、尾饰龙尾、身在布上画龙鳞,龙珠球形红色,上有铃铛、送宝柜、旗幡、高灯等。龙灯内装烛灯,龙头前有龙珠舞动,为抢龙珠上下翻滚,在滚动中拼成吉利的字眼。”因为解放前上吴村农民的主要副业是“担行贩”(鱼贩)。渔业丰收成为全村人的祈盼,故此每年正月十二、十三要闹鱼灯。灯的种类除各种鱼类外,尚有虾、蟹、“乌贼”众多水族,琳琅满目,栩栩如生。“上吴鱼灯”世代流传,名闻遐迩,可惜解放后就不再举行活动了。
沙村村民张松告诉笔者,“大龙”是特大特长的龙灯。全长100余米,共需100多人抬着逶迤前进。2013年,海滨街道沙村村民自筹资金千余万,举办首届沙村文化节,在68年后重新举行大龙巡游活动,历时3天,巡游范围覆盖永强全境。巡游队伍长达3公里,整个活动分为“歌颂祖国”、“龙腾盛世”、“灯放和谐”、“风雅沙村”等四个篇章,由彩旗队、锣鼓队、彩灯组、民乐团等41支队伍组成。值得一提的是,大龙为四川自贡请来的20多名工匠耗时2个多月打造而成,全长88.88米,宽2.5米,高4米,据称是迄今为止全国最长、最大的一条龙灯。
龙灯制作有传人
龙湾永中街道东林村的龙灯制作人林耀民今年58岁,有42年的龙灯制作历史。龙湾中学非遗馆和我市各地不少的龙灯都出自他的手下,是今年我市龙灯传承人的推荐对象。他告诉笔者,自己几岁时就在父亲旁边观看学习制作龙灯技艺,15岁的时候就比较熟练制作。父亲的技艺是从比父亲年龄大得多的家住海滨街道蓝田的表伯伯张学富那里学过来的,说起来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由于技艺高超,央视乡土栏目和温州电视台《讲闲谈》栏目都多次对他的技艺进行过报道。林耀民说,一只普通的龙灯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也很复杂的。需要木柄、木头、毛竹、铁丝、金丝、丝布、颜料、胶条、节能灯等材料,要经过十多道的复杂工序,需要12至15天的工时。开始用木柄开始,从店里买来后,刨好,精确尺寸,钻好窟窿。第二步,要做竹工,第三步,装搭好,配上灯,完成电工活。接着,木柄上要上油漆,灯身要装贴丝布,用工艺美术手法仔细绘图,画好后要配色,外面要用上油彩,装饰好。这活需要两个人长久站立配合,一气呵成。正月这几天,他在老伴吴崇菊的帮助下忙着赶活呢。正月初十,为了赶工,他和老伴整整熬了一个通宵。让林耀民记忆犹新的是,20多年前,他受瓯海茶山村的邀请,把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到该村赶制龙灯,在那里整整呆了一个星期。另外,每年夫妇俩到宁村修复龙灯,不仅为该村节省了一大笔费用,而且使拼字龙灯走出我市,在全省展演龙湾非遗的非凡魅力。
林耀民告诉笔者,由于自己的技术在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我市郊县各地都有客户前来订货。远到乐清、瑞安、瓯海仙岩、娄桥,近到鹿城郑桥、三板桥,以及本地的永强宁村等地,都有人慕名前来定制龙灯。为了将这项非物质遗产文化发扬光大,原先,龙灯里面点的是蜡烛,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他进行了改良,将蜡烛变更为高效节能小灯泡,可以用一个星期左右,又亮又节能。针对原先的龙灯木柄榫头因为使用率较多容易使龙灯发生松动的情况,他使用了高性能粘合剂填充,确保了舞龙灯的经久耐用。谈到今后的发展,林耀民坦言,这项工艺收入不多,生意不忙,现在已鲜有人从事了。自己老家的三间老宅因旧村拆迁租住在龙水中路,因租期到了,他希望有热爱文化的企业家和社区能伸出援手,为他提供制作场地,继续将这项非遗发扬光大。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龙湾新闻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