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活 | 为什么一定要看《舌尖2》?

期待已久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终于开播了。在第一季收获无数赞誉后,第二季虽经历不断跳票和海报侵权事件,终归还是在舒服的人间四月天,来挑逗我们的味蕾和乡愁。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味觉记忆,舌尖上的中国却能打中所有人的情怀。当我们在谈论舌尖,我们在谈论什么?为什么一定要看舌尖2?


【理由一】吃货的集体报到
“吃了吗?”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招呼方式。民以食为天,吃是每天能够直接把握的幸福。一碗羊肉泡馍、一顿驴肉火烧,那一口的滋味,是记忆中最顽固的部分。本次舌尖2将采取周播的形式,企图在星期五晚黄金档,用纪录片来对抗综艺节目。这是从未有过的尝试。相信舌尖能一如既往,通过精心的拍摄和细腻的剪辑,为我们营造一道荧屏佳宴。

【理由二】匠人精神的致敬
近年来能火的电视节目,从《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到《爸爸去哪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认真。主创团队不惜用数十台机位来完成节目的全景展示,后期素材量高达上千小时,观众由此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收看快感。舌尖也是如此。本次舌尖主创经过500个日日夜夜,踏过40多万公里土地,走近150多个人物的生活,认真记录下300余种美食。导演为了记录一对养蜂人的故事,从乐山到秦岭,再到甘肃山丹牧场,前后跨越6个月,与他们一起风餐露宿,甚至坐在卡车车斗上行程2000多公里。这是一种尊重自然的匠人精神、是用脚后跟磨出来的田野调查。

【理由三】萦绕在心的人情味
舌尖是“食物版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导演也认为,这个片子不是谈吃,而是在谈人。“只有把人情味写到家,才能托得住。”本次舌尖加大了对人和社会的记录,婆媳关系、邻里交情,这些中国特有的情感标签,才是舌尖最动人的底色。

【理由四】农耕文明的遥想
八零后出身的一代,很多已经没有了土地和乡村的印记。那舌尖触动他们的是什么?其实是平常。在城市里待久了,我们尝惯了各种美食,却没有机会接触到平常的食材,自然的原貌。舌尖带着我们去谈食物,去看它初出泥土的样子,教会我们致敬山林,不忘烟火。
错过昨晚首播的童鞋们,小编送福利咯!
404 Not Found
Please report this message and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to us.
Thank you very much!
URL: | http://xs.66wz.com/lwxww/system/2014/04/21/011641543.shtml |
Server: | xc1-web |
Date: | 2025/10/23 06:02:35 |
Powered by Teng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