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县市频道   ->   文成 -->正文
文成:民警为三十年黑户牵线 八旬老人千里来认亲
2017年06月20日 09:33:48来源:温州网文成支站

  6月16日下午4时许,从杭州淳安县驱车赶到文成巨屿的徐莉芳父母一家,在项坑边村与离家出走30年的徐莉芳认亲见面。

  天空下着大雨,在巨屿镇项坑边村一间破旧的毛坯房门口,挤满了来看热闹的村民。村民们听说村里的“福建人”要和失散三十多年的家人认亲了,都来这里看看现实版的相认场面,充满好奇且激动。

  三十多年黑户村里人都叫她“福建人”

  “我二姐今年应该是54岁了,1987年二姐从福建武夷山离家出走,一家人在福建找了很久都没有她的音信,都以为她已经去世了,现在父母都八十多岁了,常常会跟我们姐弟念叨出走的二姐。”徐莉芳在家中排行老二,徐莉芳的弟弟介绍说,自己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小时候二姐都是外公外婆带大的,直到她三年级外婆去世之后,父母才把徐莉芳接到身边照顾,外婆很宠徐莉芳,但是徐莉芳从小性格比较固执,智力上可能有点问题,小学读了好几年才毕业。二姐23岁那年在福建武夷山三姐开的茶叶店帮忙,期间和父母为了一点小事吵起来,结果母亲说了她几句之后,就离家出走了,从此杳无音讯,直到几天前项坑边村支部书记夏念逊联系上他。

  “因为今年村里要换届选举村长,想让她投票,一查居然发现她没有户口。我们就问她叫什么名字?有没有身份证?因为她来村里三十多年了,村民只知道她是从福建带过来的,所以都叫她‘福建人’。”夏念逊告诉记者,徐莉芳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儿子是有户口的,哪知道她本人却没有户口。“一开始她都说自己没有身份证的,后来我们就说她年纪大了,精神也不是很好,想给她办一个低保和医保,她才拿出一张1986年从淳安县办出来的身份证。”夏念逊说,有了这个身份证,后来在在巨屿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才查找到徐莉芳的原户籍。

  两地民警牵线成功 八旬老人千里认亲

  据巨屿镇派出所民警刘州介绍,派出所根据走访搜集到的材料和徐莉芳一代身份证上的身份信息,通过公安内部系统,搜索到了淳安县千岛湖镇有一个相似的户口,就联系了当地的派出所。当地派出所正好有走失人口的记录,就联系上了徐莉芳的弟弟,后来经过更加细致的了解,基本可以确认徐莉芳就是他们家人失散三十年要找的人。

  16时40分许,天空的雨变得淅淅沥沥,站在徐莉芳家门口的村民越聚越多,一辆商务车徐徐开到用木板简单合钉在一起的大门口,两位银丝白发的老人从车里下来。一直被村民簇拥的徐莉芳被推到车门前,看到母亲的那一刻,徐莉芳抹了眼泪,三十年了,其实她一直记得,没有忘记家人。父母亲和姐弟五人被村民们包围着,大家都在热情地邀请远道而来的认亲人到屋里坐一坐。

  走进毛坯房里,开了灯的房间很昏暗。

  “谢谢你们,让我又重新见到了我的女儿,真的谢谢你们。”徐莉芳的父亲和母亲拉着夏念逊的手一再表示感谢。失散三十多年的一家人再重逢,悲喜交加。“为什么不回家,身份证上不是有地址的嘛?”三十年后母亲还是带着爱责问道。“想回家,没有钱。”大家七嘴八舌地寻问徐莉芳的家庭情况,她一直低着头,过了很久才回答出这一句话。她说她曾经也想回去,但是怕被父母一家看不起。 “没有钱可以借啊,爸爸妈妈还有这么多兄弟姐妹会帮你还的啊。”徐莉芳坐在那里,低着头,像个小孩,听着大人们说自己是因为性格太内向、又赌气,所以三十年不回家,她没有吭声。

  三十年的不同命运两家人的不同悲喜

  “她平时很热心的,村里有红白喜事她都主动来帮忙,也会把自己种的玉米、买的糖果分给村里的小孩吃。但是就是不怎么说话,耳朵也不是很好。”记者从知情的村民口中得知,徐莉芳来到这里以后,和村里的一个人搭伙过日子,两人没有领结婚证,生了两个儿子。前两年,对方生病过世了,家里原本就只是务农,生活比较贫困,如今过得更苦了。徐莉芳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智力不好,小儿子倒是很聪明,如今在西安做广告。小儿子听说自己的外公外婆找到了,正打算坐火车回来见上一面。

  “我们家里条件不差的,是千岛湖的职工家庭,我爸、我大姐和我都是在单位里上班的,要是二姐不出走的话,现在的日子应该也不会过得这么苦吧。我也有问起我爸妈关于我二姐出走的原因,三十年过去了,他们也不愿多说具体事情,可能是不愉快的记忆,所以不想说了,但是找到二姐一直我们一家人的心愿。”徐莉芳的弟弟说起彼此不同的人生悲喜。

  人找到了,两家人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徐莉芳的户口问题,按照程序来说,需要徐莉芳本人和儿子到淳安县办理户口恢复原籍,然后再把户口迁到巨屿镇派出所,挂靠在儿子的户口之下。有了户口,村里才能帮助徐莉芳办理低保等保障性救助。据最新消息,18日徐莉芳已经被家人带回千岛湖办理原籍恢复,他们会帮徐莉芳把在项坑边村的毛坯房装修好,徐莉芳的弟弟也表示,三十年了,终于找到了姐姐,以后姐姐生活上有遇到什么困难,兄弟姐妹们肯定会伸出援手帮助她,让她的日子慢慢好起来。(记者陈秀秀)

编辑: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