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县市频道   ->   泰顺 -->正文
【泰顺】三滩岭古道
2018年08月10日 10:31:52来源:

  路线:温江→泰顺车站→泰景路→新泰顺一中(上庄)

  三滩岭古道,始于泰顺县罗阳镇沙堤村上庄,止于三滩村半岭亭,由西南往东北走向,全长约10千米,平均道宽1.5米,最高海拔580米,与司前畲族镇筱条岭古道及百丈镇叶山寮古道相连。始建于明景泰年间,早期路面用不规则块石铺砌而成。清中叶之后,由于百丈口水路运输的兴起,该古道成为县内最为繁忙的交通线路,是浙南闽北,包括泰顺、寿宁、福安、柘荣、福鼎五县来往县城和温州的陆路主干道。因古道两侧栽种有大量枫树,夏天浓荫蔽日,秋天丹枫似火,宛若长龙蜿蜒盘旋于群山之中,蔚为壮观,其中泰顺最负盛名的大岗岭红枫带就在此古道上,因此又名红枫古道。

  探访三滩岭古道,从罗阳镇沙堤村上庄垟出发,向北顺岭下行300米就是毛垟坪村,在紧挨古道的东侧,有座“清奉政大夫刘开仪和妻妾合葬墓”,该墓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扶椅式,青石结构,占地面积有17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坛,墓室前壁阳刻篆书“罗阳刘公墓”。全墓布局严谨,雕工精细,造型别致,为泰顺之最。1988年该墓被列为泰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离开刘开仪墓,顺着古道前行有座“骑路亭”——毛垟亭,亭子较大,3开间,木结构,泥墙黑瓦,现紧挨亭前挡风墙的木櫈仍保存完好。古亭透露出一种古老的神韵,古朴而又亲切,让你不禁想起昔日那一群群挑夫和行人在亭中歇息养神、挡风避雨的画面。如今走在三滩岭古道上,仿佛还能听到那数百名挑夫大军用傍柱发出的“得得”声在山谷中回荡。

  离开毛垟亭,前行约有1千米平坦的古道。古道上方是青山和荒芜的田园,下方是山塆,塆中尽是小丘的农田,那金灿灿的稻谷,仿佛在召唤着主人的到来。走出坳口,古道开始下坡,飘落的枫叶、松针及枯枝铺满了整个路面,两侧粗壮高耸的古枫、古松,给人以步入深山老林的感觉。古道上侧不时露出的石壁和那从石壁上流出的细细清泉,让人顿感清凉。沿古道继续下行便是泰顺有名的“百步峻”了,百步峻共有170多级台阶,多数台阶用原始块石砌筑,部分用青石板铺成,路面宽敞,约有2.5米。它弯弯曲曲盘旋在悬崖峭壁之上,路的里侧有一条小水沟,将渗出的山泉导流而去,外侧有石栏围护,栏杆之外就是万丈深谷,谷间林木繁茂,据说1955年以前曾有华南虎在此茂林间出没。现在踏在石板路上,俯身鸟瞰谷底,甚觉山林深幽,但闻山涧流水淙淙。

  位于百步峻下端的古道上,也有一座“骑路亭”。据载,该亭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用料粗壮,结构扎实,虽经几百年风吹雨淋,仍雄风健在。离亭前行,约有3千米左右的下坡路,两侧古树参天,路面清洁,石缝间长满小草。

  经过几条山涧,拐过一个山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块盆地,有七八幢古民居散列四周,田垟的稻谷已经成熟,在秋天的阳光下闪着熠熠金光。顺着古道继续前行,山涧在村口拐了个大弯,约200米,才走出峡谷。此间古道和溪流并排向前,穿过农田,远远便可望见大岗岭红枫带所在的“三滩村”了。

  因古道被52省道和康庄公路所覆盖,因此要经过约1千米的水泥路才能到达三滩村。村西侧有一座木结构的古茶亭,坐北朝南,3间2层,板壁上画有虎狮等禽兽,亭顶飞檐翘角,造型美观。解放前后有烧茶人住此,无偿向路过的挑夫及行人供应茶水,福泽八方群众。现茶亭因年久失修,地基塌陷。穿过亭屋的一小段古道,也积满了淤泥,长满了杂草,给人以荒凉之感。

  经茶亭西行约300米,有处水碓和三滩古廊桥桥址。而今三滩古廊桥桥址已改成通往岭北的钢筋水泥公路桥。据《泰顺县交通志》记载,泰顺碑排大岗背人赖嗣燕(1890~1961年),曾三建三滩桥,故事令人感动。水碓也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昔日董暲《三滩晚渡》描写的渡口景象“飞鸟没长天,人归古渡前,秋声寒木叶,月色淡溪前。隔浦渔歌晚,遥山野烧连,客情良已倦,喜近旧林泉”,早已消失在历史深处,只有那旷野里经久的水渠和碓基,向世人诉说着沧桑的故事。

  来到三滩村北郊,不远处便可重新踏上古道,约行1千米,就是浙南闽北无人不晓的大岗岭红枫带。该红枫带是三滩岭古道最大的亮点,至古道终点半岭亭,约2千米,均为缓上坡。两侧古枫密匝,已有500多年树龄的枫香连绵不断,棵棵粗壮高耸,长势茂盛,一到深秋,古道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感受古道踏歌的惬意或探玩赏枫、采风掠影的愉悦。踏上大岗岭,你犹如行走在舞动的红绸带之中,片片红叶如蝶翻飞,在山间轻盈地舞动,展现着柔曼的身姿,从树上慢慢地落到地上,与脚下的古道、周边苍翠葱绿的森林融为一体,谱写着千百年来的枫叶情歌。

  欣赏过大岗岭红枫带,便到了三滩岭古道的终点——半岭亭。该亭位于和筱条岭古道分界处,因年久失修,亭屋已不复存在,只留下亭基和残垣断壁,还有亭基四周的古树。经过该亭继续前行,就是筱条岭古道了。走上五六千米,可到杨坑头,再往前走就是筱条村、司前镇。从杨坑头分叉的另一条古道是百丈岭古道,直通朱岭头、百丈镇。

编辑: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