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县市频道   ->   泰顺 -->正文
【泰顺】杨家岭古道
2018年08月10日 10:31:52来源:

  路线:温江→分水关→58省道→贝谷村或泰顺车站→老58省道→下察溪

  杨家岭古道,起点位于泰顺县罗阳镇下察溪村,止于上洪村贝谷。途经杨家岭头、凉亭仔、暗亭、上洪村等地,全长约10千米,平均道宽1.5米,均用原始不规则块石砌筑而成。最高海拔杨家岭头830米,最低海拔下察溪村500米。

  据《泰顺县交通志》记载,“出县城东南行,经下察溪、上洪、洪岭头、大安、三魁、碇步头、墩头、吴家墩、排岭,进入福鼎县境内的南溪、枯岭、陈奇岭等村庄到桐山,全程160里。”如今城关东大街原迎恩宫旧址耸立着一块方形碑石,东南面镌刻着“福建桐山大路”六个大字。从这里出发至福建省福鼎县城关桐山,史称“桐山大道”,杨家岭古道即为“桐山大道”的心腹地段。

  杨家岭古道形成历史未见记载,但在泰顺县的历史上,杨家岭古道在军事、经济、生活、交通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是一条仅次于“温州大道”的重要通道。古道起始地下察溪村原有一座精美的编梁木拱廊桥,高大雄伟,连接村庄和古道,这座桥最早建于什么时候,没有记载。根据郑家的家谱记载,郑家先祖郑承珪在清乾隆十年(1745)募捐修建了下察溪桥,为来往行人提供了方便。清道光五年(1825),郑家的郑世城又重修了该桥,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十日,本邑潘時敏作了《重修下察溪桥碑记》,立于桥头下察溪亭前,记录了这次修桥以及修桥剩下的钱修整大路的经过。20世纪60年代初期,木拱廊桥被改建成单孔石拱桥。

  站立桥上,下察溪村尽收眼底。下察溪村位于杨家岭脚,房屋沿溪边坡地而建,农田错落其中,地势低洼,恰似一个小盆地。村内部分古道仍存,部分古道已被公路覆盖。古道沿溪边从村中穿过,开始遽然上行,古道循山体地形择道开辟,以块石为主要构筑材料,有的路段筑驳坎和护墙,防止道路坍塌和滑坡。往上行走约300米,古道被58省道所截,跨过省道,连续上行约4千米,古道完好,古色古香,透出一种历史年华、日月风雨造就的诱人魅力。

  沿古道上行,时有古松傲然挺立,清风徐来,松涛阵阵,清凉惬意;时有成片猕猴桃果园错落其间。松林之中,亦有竹林相间,斑驳陆离,相映成趣,攀登其间有一种别样的体验。

  接近杨家岭头,首先影入眼帘的是三棵巨大的柳杉,粗需5人合抱,有900多年树龄。它们枝繁叶茂,雄伟挺拔、高耸入云,是罗阳镇境内最古老、最高大的柳杉。解放初期,有一位百丈人,愿出800银元购买其中最大的一棵柳杉,打算运到国外高价出售。当时有人答应,那位百丈人半夜开始砍伐,“笃笃”的砍伐声惊醒了烧茶人,保住了这棵千年柳杉。如今3棵柳杉成了杨家岭古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点。

  登临杨家岭头有一骑路亭,也算是佛宫,四面泥墙,土木结构,隘口处跨路修筑,内设座凳,内侧泥墙中间有一石碑,碑上有文字记载。亭边有座平房,完好无损,然已无人居住。昔日,该茶亭有亭田3亩,每年可收田租600多斤稻谷,供烧茶人食用。另有茶园2亩,所采茶叶可全年无偿供行人饮用,直到1993年才停止。

  登至杨家岭头隘口,极目四周,群山环抱,山壑幽深,或云蒸雾嶂,或艳阳煦丽,都给人世外桃源的感觉。离开隘口古道下行,远近都有三两民房分布山间,云雾缭绕,梯田掩映,好一派山乡风情的画卷。约行2千米处,有座凉亭仔,因年长日久,风吹雨淋,房屋已开始坍塌。凉亭仔附近有一巨石像金鸡。据民间传说,这金鸡夜间会打鸣,声音洪亮。当打鸣声传到对面山(下彩后山)时,对面山即会响起阵阵锣鼓声,两山呼应,悦耳动听。对面山有一岩石貌似观世音菩萨,人们称此岩为观音岩。观音岩右边山弯立着两块石头,民间传说是土地公和土地婆的化身呢。

  过了凉亭仔,下行古道拐了几道弯,越过几个小山岗来到下彩村的暗亭。该亭在桐山大道要冲,始建于清代,因当时古木蔽日,故称暗亭,三面泥墙,土木结构,依山跨路修筑,廊边设座凳。亭边原有5间平房,有人居住,并设有几个简陋客铺,供过路挑夫或商人住宿。由于新58省道建设,原有5间平房只剩地基。如今亭子是按原亭址抬高重新修建的。越过暗亭前面的新58省道,往下至古道最低点,又开始上行,其中有一段被老58省道埋没,要走到上洪岭亭,再回到古道下行至上洪村。

  上洪村因处于泰顺县洪溪的上游而得名,古道沿洪溪穿村而过,四围青山叠翠,村庄至今仍完好存留有许多清代民居建筑。这些民居有的简洁洗炼、不修华饰,有的装饰精美,华丽典雅。村落中绝大部分民居建筑都沿洪溪两岸兴建,形成了依山傍水,与自然相融合的风格。具代表性的有旗杆底厝、新厝、牌坊底厝、岭门凹厝等。据黄氏家谱记载,宋绍熙三年(1192)由寿宁犀溪黄家宅迁徙到上洪的黄十二,是上洪黄姓宗族村先祖。位于上洪村口古道边的黄氏大宗祠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背山面水。祠堂布局沿中轴线对称,建筑造型显得华丽气派,其中犹为突出的是门楼。门楼以木构为主,按宋式门楼风格建造,丰富而不觉繁杂,秀美而不显奢华。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檐下结构层伸出的装饰性假昂,形似象鼻。黄氏大宗祠门楼的象鼻远远伸出,形欲腾飞,圆滑有度。与屋顶出檐相比,一个庄重有力,一个轻灵飘逸。一刚一柔,一动一静,相得益彰,这也使整个门楼于庄严肃穆中又不失生动活泼。门楼下的两个木质抱鼓石,每面鼓饰分上下两个鼓面。门楼明间屋檐两端饰龙吻,中墩饰火珠;两边屋脊饰“鲤鱼吐草”。门楼原与享堂明间相对,20世纪80年代因建公路向左移了将近4米。二进享堂梁架结构为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构作,悬山顶。两庑面阔3开间。寝堂破坏较严重,明间有一块明代的匾额,有“万历辛酉年”字样。

  与黄氏宗祠相邻的民居叫新厝,最有特色的是那座精巧典雅的石木构门楼。门框用石材砌筑,屋檐部分的梁檩采用木材。门楼的屋顶为歇山顶,整个梁柱及斗拱均有花纹装饰。旗杆底厝则是一座两层的大宅,第一重门楼坐西朝东,门楣上有“溪山聚秀”四字。进入石门楼后前行左拐为木作门楼。正房与厢房的两个交接转弯处各有一楼梯。旗杆底厝的屋前是潺潺流淌的小溪,桥正对的院墙上镶有避邪的“石敢当”。

  离黄氏大宗祠50米,还有一座南庆桥,系八字撑木拱廊桥,建于清光绪年间。因田野有一宫与桥遥相呼应,又称宫桥。桥长16米,宽4.35米,跨径9米,离水面高5米,桥屋7间。在该段的古道边还保存有二座节孝坊,分别为黄柔远妻叶氏节孝坊与黄世鎏妻林氏节孝坊。叶氏节孝坊坐落在村子的西山前,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林氏节孝坊则坐落在村子东南边官道里侧的小树林边,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两座牌坊均为牌楼式,“文革”时受到破坏,檐顶构件已佚,只存留主体构架。两座牌坊的整体风格比较接近,兼4柱3间,明间柱前置抱鼓石与石狮。立柱上阴刻楹联,额枋上有精美的图饰,字版中书“节孝”两个遒劲大字,两侧是小字注文和落款。次间额枋间的题字板上,则镌刻与立牌坊有关人物的姓名、职衔、年款等。现黄世鎏妻林氏节孝坊已依原样修建。二座节孝坊都被列为泰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