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县市频道   ->   龙湾 -->正文
龙湾:记“温州好人”潘罗敏与他的“星孩”画室
2017年09月26日 09:03:33来源:温州网龙湾支站
潘罗敏正在创作。

  记者郑懿

  在前不久我市举行的第15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暨礼敬“最美温州人—温州好人”主题活动上,龙湾区有这么一位“温州好人”获得了组委会颁发的“敏强济世”墨宝。他,就是国内首个以艺术家个人名义命名注册登记的慈善艺术工作室——潘罗敏慈善艺术工作室的负责人潘罗敏。

  艺术治疗

  利用绘画帮扶“星孩”

  1981出生的潘罗敏,是位年轻而有创造力的当代艺术家,2008年赴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美术学院深造取得绘画专业硕士学位,他的“当代架上”艺术作品深受欧美收藏家的青睐。

  归国后,潘罗敏担任过小学的美术老师,如今成了一名大学美术教师。在上海一次偶然的画展研讨会上,他遇见了几位“星星的孩子”,也就是大众口中的自闭症儿童患者。随后,他通过走访了解一些“星孩”家庭后,萌生了为他们开办画室的想法,“我希望用艺术的方式介入到社会中,帮助那些需要艺术精神帮扶的人群。”潘罗敏如是说。

  尽管前期遇到了一些质疑,但是潘罗敏选择了坚持。幸运的是,潘罗敏的想法很快得到了龙湾区慈善总会的支持。从2015年开始,潘罗敏多次与慈善总会协商,去年8月,“潘罗敏慈善艺术工作室”终于成立,而发起的“爱心龙湾·绘画助力梦想”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项目也成为温州市首个以绘画艺术形式关注儿童自闭症的公益项目。

  周末晚上是十几名“星孩”学员上课的时间,不同于一般的美术课,每名“星孩”都需要有父母以及一名志愿者陪同。而孩子们最喜欢的就属波洛克滴彩绘技法,它类似中国画中的泼墨,就是将油画颜料调稀或者直接用油漆,用笔或勺滴洒在画布上。“通过这种技法,孩子能自由表达心中情感,有效辅导自闭症儿童发展美术潜能,运用孩子自身天然、本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创作拥有独特风格的美术作品。”潘罗敏说。

  虽然“星孩”的课堂里时常状况不断:一次以灰色为主题的课上,一名男孩看到灰颜色就哭闹得厉害,怎么都不肯进门;以泼洒为主题的课上,一些孩子会突然将对着纸的颜料泼向老师和志愿者……但是,最后孩子们总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作品。

  举办画展

  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星孩”

  经过一年的艺术治疗后,其中一名“星孩”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参与其中的很多孩子都爱上了绘画,并定期与家长、志愿者来到画室上课。

  2016年,潘罗敏还策划了绘画助力梦想——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美术项目温州巡回展,在温州半山筑园美术馆、温州市展览馆、温州苍南图书馆、温州洞头图书馆、温州龙湾区图书馆,共举办了5场关于自闭症儿童绘画治疗的研究成果展。这是能治愈人心的画展,穿梭在色彩斑斓的画作之间,作画和看画人的眼睛里满是兴奋和感动。

  “这个项目的开展,比我预期的要好。我预期是我一个人能教一些自闭症孩子画画就好了。当项目开展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都纷纷用自己的方式加入到我们团队。”潘罗敏说,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硕博志愿团如今也共同参与到艺术对“星孩”治疗的研究中来。温州医科大学的志愿者团队还将孩子们的画作制成手机壳、布袋等商品进行销售,所得将全部交予慈善总会,用作画室的日常开销。

  期待未来

  坚持艺术、医学与慈善相结合

  潘罗敏告诉记者,因为平时自己还有工作,他基本上只有半夜才有时间做公益慈善图片和文字编辑工作。一天半夜,他编辑好当天的公益活动信息,发送到一个微信群中。第二天就引来了群里一些人的不满,说影响到他们睡眠。他坦言,“的确很无奈,希望大家用包容的心去看待周遭,同时我们对自闭症儿童还需要更多的认识。其实他们和我们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他们更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颁奖日的当天,潘罗敏也在朋友圈晒出了“爱温州”“感恩”等话语与图片。面对这份嘉奖,他谦虚地说道,好人其实不敢当,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里都需要估计到周边的人,“我只是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余力来做这个事情,‘温州好人’,也会一直鼓舞和激励着我在这条公益的修行路上继续前行。”正是这份热爱、善良与感激让他在这条用艺术治愈“星孩”的慈善之路上越走越远。

  关于未来,“我希望,我们能为自闭症儿童出版一些公益类的美术教材和画册,也希望这个项目能朝着‘艺术和医学’结合的领域深入研究和发展,把慈善公益做得更有文化和学术性。”在采访的尾声,潘罗敏真诚而坚定地说道。

编辑: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