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县市频道   ->   瑞安 -->正文
瑞安:文化让“东瓯名邑”露出微笑
2018年07月31日 09:54:23来源:温州网瑞安支站

  “永嘉学派”之先声陈傅良、“南戏鼻祖”高则诚、“一代书宗”姜立纲、“经学大师”孙诒让……瑞安素有“东南小邹鲁”之称,相较于秀美的云江碧水和敢拼敢闯的温商精神,它的文化范儿更为人所称道。

  

  近日,瑞安市委书记陈胜峰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千百年来的瑞安一直拥有强大的人文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如今,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已然成为提升瑞安形象、加快瑞安发展的无价之宝,文化正让这座千年古县显露出灿烂微笑。

  古迹新颜为瑞安添韵味

  走进瑞安老城区的公园路,一条石板路,十步一文物。密集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非遗馆构成了城市的文化客厅,诉说着这座置县1700多年的“东瓯名邑”的古与今。

  在陈胜峰看来,历史已在古迹中沉淀,如何激活是个需要攻克的课题。“我们希望通过打造可看可读可游的文化创意街区,让来到瑞安的人们,只需走进这一条街,就能了解瑞安最核心的人文内涵。”

  2000年,瑞安被评为浙江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城区范围约0.9平方公里。陈胜峰说,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根,是它的年轮与记忆;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魂,是它的神韵和精神。

  然而,无论是历史或文化,都离不开人。“瑞安人历来崇文,中国近代最早公共图书馆心兰书社诞生在瑞安。”陈胜峰表示,走在瑞安街头,随处可见暖心的阅读场所。玉海楼是老瑞安的精神地标,如今,这座古代私家藏书楼,腾出房间改造成为“城市书房”。

  据悉,瑞安市已拥有公共图书158万册。瑞安市图书馆年接待读者135万人次,年借阅量达118万册次,读者接待量和文献借阅量连续多年居温州地区县级馆首位。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建设的推进,书香瑞安正掀起一股“文化之风”。

  凭借于这股内力及外力,瑞安走出了100多位寓言作者,由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专著达30多部,瑞安也成为了全国首个“寓言大市”。“随着‘瑞安元素’远播海内外,无形之中宣传了瑞安的文化和历史,进而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目光,让瑞安不再藏于深闺。”陈胜峰如是说。

  文化产业让瑞安露微笑

  一个普通的木制玩具,搭上动漫快车后,价值就翻了三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因电视剧《温州一家人》的热播而声名鹊起,八方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瑞安正以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激发转型升级的巨大能量。

  在瑞安有中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温州鼓词、藤牌舞、蓝夹缬等各级非遗124项。在陈胜峰眼里,瑞安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非遗璀璨之城。

  “怎么样让传统非遗走进现代人的生活?最核心的就是体验。”陈胜峰说道。

  的确,非遗为瑞安更添风光,而非遗也成就了瑞安的无限可能。近年来,瑞安挖掘“文化基因”,变非遗资源优势为文化产业优势,使非遗借市场之力实现自我传承和发展。

  例如蓝夹缬传承人王河生,开发了围巾、衬衫等50余种蓝夹缬衍生产品,经过钻研,又“复活”了失传800年的彩色夹缬技艺,其彩缬作品获得了今年中国(义乌)文交会工艺美术金奖。

  近年来,瑞安涌现出一大批“文化瑞商”,助力文化产业。

  目前瑞安有文化企业1600多家,规限上文化企业67家,涉及工艺礼品、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八大行业。2017年,瑞安文化产业总产出103.9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3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当前,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浙江省八大支柱产业之一。陈胜峰表示,文化产业作为瑞安发展的“新风口”,要创新融合发展,以“文化产业+”的形式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打造浙江省文化产业的先行区和温州文化产业的示范区。

  “文化创意的力量,能够让经济‘微笑’起来。”陈胜峰说,瑞安实施文化产业“2585”培育工程,越来越多企业、园区、街区正在编织一张独具瑞安特色的文化产业地图。以浙报传媒瑞安电商文创园为例,3年时间,入驻了68个创客团队、27家创投机构,去年产值达17.7亿元。

  此外,陈胜峰表示,还将进步一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瑞安文化产业的国际化,“瑞安发展文化,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为了走向世界,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

编辑: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