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县市频道   ->   平阳 -->正文
平阳黄汤,重归历史名茶席位
2018年12月19日 10:21:01来源:温州网平阳支站

  日前,平阳在第八届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上,举行了“平阳五个鲜”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平阳五个鲜”指鲜嫩的平阳鸽蛋、鲜甜的平阳马蹄笋、鲜爽的怀溪番鸭、鲜活的南麂大黄鱼和鲜醇的平阳黄汤。这些农产品在省、市农博会上摘金夺银,共获得省级金奖4个,市级金奖5个。其中,平阳鸽蛋被评为浙江省区域品牌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平阳马蹄笋先后获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森林食品等称号;南麂大黄鱼先后获浙江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连续多年获评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平阳黄汤先后获国际、国家级金奖40多枚等。目前,“平阳五个鲜”农业特色区域品牌年产值近10亿元,占第一产业产值比重50%以上,成为引领和推动全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亮点和特色品牌。

  11月29日晚,平阳子久茶博苑内,宾朋满座,茶香氤氲。平阳黄汤非遗传承人钟维标正在介绍平阳黄汤,在座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人,他们以专业的姿态,对平阳黄汤的色香味形进行品鉴。随着茶汤入口,响起一片赞叹声……

  平阳黄汤是中国茶历史上绕不过的一道名茶,历史久远且一度濒临湮灭。2013年,在当地茶人钟维标等不懈努力下重现茶市。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平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此次活动,是全国茶领域的一次盛会,也是平阳黄汤重归历史名茶席位的标志。

  行程中“焖”出来的好茶

  茶与中国人,是一个天时地利缔造的缘分。无论是下里巴人家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文人雅士情怀的“琴棋书画诗酒茶”,都离不了那一碗清气氤氲的汤水;大江南北、丘陵高原,中国处处有产茶区。人文地理的异同,演绎了多样化的茶品类,大致分为绿、红、青、黑、白、黄六大类。黄茶在六大类中虽然偏于小众,但以其独特的“焖黄”工艺,形成独树一帜的口感。其中,平阳黄汤与蒙顶黄芽、君山银针、霍山黄芽同为黄茶的代表,被誉为中国四大黄茶;与其他黄茶名茶所不同的,是平阳黄汤失传重生的传奇命运。

  平阳黄汤历史资料极少,遍翻《中国茶经》等书籍,结合平阳老茶人的坊间传闻,大致上可以追寻出这样一条脉络:平阳自古多产小叶茶。明清时期,当地茶叶大量销往北方。当时物产运输,只能沿着漫漫驿道,舟车交替而行。稍有风雨不济,行程就被耽误。相较于大叶茶,出产于多雨江南的小叶茶,体积小而包装得更紧实、内含湿度更高,在密封的环境中更容易发酵。于是,那些来迟的茶商来到京津大城的茶行里,惴惴地打开茶篓,绿茶的新香中透出浓郁的糯香;再看茶叶,茶型虽然没被破坏,鲜绿却已变成淡黄;茶汤的滋味,少了绿茶的鲜甘,却多了一份醇厚甜润,生于苦寒之地的北方人,反倒觉得更适宜……平阳茶人得知消息后,对这款误了行程的茶进行改良。平阳黄汤,在一场南北互动中应运而生,此后日臻完善,位于县域西部的北港地区“尤佳”。清朝乾隆年间,平阳黄汤作为贡茶送入皇宫。

  故宫出版社出版的《清代贡茶研究》一书中曾道:“浙江的贡茶中,数量最大的不是龙井茶,而是黄茶。黄茶是作为清宫烹制奶茶的主要原料……是浙江地方官督办的主要例贡茶,每年要向宫廷进贡数百斤。”书中还描述了当时宫廷用黄茶制作奶茶的配方:牛乳三斤半、黄茶二两、乳油二钱、青盐一两。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姚国坤本着四十多年的茶研究经验和知识,非常肯定地指出:当时浙江并无其他地方出产黄茶,书中所言浙江进贡的黄茶,必是平阳黄汤无疑。

  历史车轮滚滚而过。平阳黄汤走过了颠沛流离的清朝、经济潦倒的民国,走进新中国正要有一番作为时,文革与计划经济的双重因素之下,整个温州地区被划入绿茶供应区,平阳黄汤因其工艺复杂、效益低下被摒弃。

  历史名茶,戛然中断。

   艰难前行的新生之路

  水头镇的朝阳山因其山高路偏地穷,被戏称为“平阳西藏”。温润潮湿且多云雾,浓厚雾气对阳光进行过滤,强化了红黄光,植物叶子因此获得更多的叶绿素和氨基酸……朝阳山的茶树又肥又壮,漫山遍野繁衍开来。朝阳山的人家,家家户户都有茶园、能做茶。

  对土生土长的朝阳山人钟维标来说,茶是与生俱来的伴侣。小时候翻山越岭去上学,路上掐一朵野生茶叶嚼一嚼,口舌生津;长大后读书回乡教书去家访,家长从老葫芦倒出自家炒制的茶叶请他;父辈们年年岁岁采茶做茶,让他早早就学会炒茶。

  许是被那一缕茶香牵扯的情怀,许是看到茶市繁茂的景象……年过半百的钟维标记得,当年放弃让村人羡慕的教师职业转而做茶,不少人替他惋惜,也坚定了他要把茶叶做好的决心。

  从此,钟维标就在茶里打滚:种茶、收茶、炒茶;得空了到处跑,找茶市、找好茶、找好的制茶师傅。他的制茶技艺也在交流、学习中不断进步。有一回茶人聚会,一位北方来的老茶人听说他是平阳人,开口就问有否“平阳黄汤”。他摇摇头,隐约记得小时候,那是叔伯们说起一款失传的茶。老茶人失望地叹了口气。他忽然就觉得心头一沉,怎么就失传了?揣着那一声叹息,他一头栽进了平阳黄汤里。

  找资料、找老师、试做茶……其实,不仅是钟维标,那些年,许多平阳老茶人如卢立浣、陈积柱等人都在寻访平阳黄汤的踪迹。2006年,借助于古人资料和前人经验反复试验,他们研究的平阳黄汤制作工艺,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平阳黄汤茶叶加工工艺”发明专利证书。然而,茶人们心知肚明:这只是大致上恢复了平阳黄汤,还有太多诀窍他们并未掌握。

  黄汤恢复之路继续艰难前行。2012年,钟维标把工艺优化为“九焖九烘”,制成的平阳黄汤口感更佳,受到专家和市场的高度赞赏。一时间,钟维标和他经营的天韵茶业声名远扬。这一天,他应邀参加平阳当地举办的一个茶叶研讨会。一位老人闯入会场问。

  老人吴全和已经七十多岁了,出生于山门镇一个做茶世家,年少时曾跟随爷爷做黄汤,因历史政治原因中断不做,却也不曾丢掉技术。他在无意中喝到钟维标的黄汤,与记忆中惊人一致,忍不住找上门来。他说:“关于黄汤,我们可以聊一聊。”

  钟维标当即邀请吴全和到朝阳山做客。几日相处下来,吴全和老人肯定了钟维标的制作工艺,也把家传的传统工艺以及对黄汤的理解,全盘与钟维标分享。大喜过望的钟维标拜吴全和先生为师。在师徒共同努力下,平阳黄汤的工艺越发精湛。2016年,在各界人士的建议下,当地启动了平阳黄汤非遗传承人申报活动,钟维标顺利通过审核。断裂的历史重新接轨,平阳黄汤的传承再度回归。

  好茶催生朝阳山好风光

  2015年,原本从事木艺包装的企业张臣木艺负责人周拥军来到朝阳山。几轮协商后,双方决定联手营销茶产业和茶文化,以乡贤黄公望的字“子久”为名,打造浙江子久文化有限公司(下称子久文化)。

  2015年,子久文化成功打造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子久茶博苑”,并迅速形成产品把控体系,用子久文化负责人周拥军的话来说:确保每一片茶叶的质量!

  朝阳山茶农很快就收到子久文化在收购茶青方面的要求,绝不能沾化肥和农药,绝不能装在塑料袋里,但凡茶型不够好的不要!茶叶所珍贵的,首先是香气,善喝茶的人,闻到茶气就能分辨是否用过化肥和农药。茶青非常娇贵,采茶过程中一定要轻拿轻放,否则会破坏形状进而破坏口感,塑料袋封闭性太强,茶青被闷后会变苦涩,无法生产高品质的茶叶。企业同步出台两个方案:一是提高茶青的收购价,以高出当时市场价20%结算;二是借力相关机构定期举办培训班,系统传授现代茶园管理知识。

  “以前我也不用农药,可茶树上虫子多得厉害,茶叶被啃得不成样子,着急啊!后来在培训班学会用酵素杀虫,又安全又方便,还丰收。”茶农温端彩说,不用化肥不难,山里人家多花点力气就能得到农家肥;在培训班,他学到了用辣椒、大蒜和红糖制成酵素,喷洒在茶树上,预防虫害非常有效。茶农们还透露,以前也有偷偷用农药而被拒绝收购的,现在给他们农药也不会用。“农药可比酵素贵多了,花钱不讨好的事,谁会做?”

  子久文化成立后,平阳黄汤的产量和产值逐年上升,从2015年的几百万元到2016年的3000多万元,2018年有望达到6000多万元。如今,朝阳山上的茶园约有8800亩,300多户茶农为子久文化提供茶青,他们多是原本近乎没有经济收入的老人和妇女。转身成为子久文化董事的钟维标掐着手指计算收购茶青的费用:“2015年支付了200万元;2018年,这个数字变成1000万以上。”平均一户茶农一年得到30000元左右。按平阳县扶贫办的数据,2017年全县低收入农户平均收入为12000多元。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对此并不讳言:“像朝阳山这样的山区,茶叶产业对提升农户收入的功用显而易见。”

  历史名茶灿烂回归

  随着平阳黄汤在市场上热度提升,当地乃至全温州地区的茶叶企业,纷纷投产平阳黄汤。而子久文化,借助于强大资金与优质工艺,得到了迅速发展。2015年,在当地政府助力下,子久文化完成上市审核,顺利入驻新三板。如何对全县的平阳黄汤生产、研究和销售进行引导,构建一个良性竞争的格局?平阳县委县政府多次为平阳黄汤的发展召开专题会议,并作了全面规划。

  2016年4月,经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平阳茶叶企业抱团前往北京,在老舍茶馆、马连道茶城等京城茶文化重地举办“情系京华·百年回归”为主题的平阳黄汤推介会。时任平阳县委书记马永良跟随上京,为平阳黄汤重回京津茶市“吆喝”。同年8月,平阳县政府与温州龙湾机场进行协商,在候机大厅二楼贵宾区开设平阳黄汤茶文化展示铺位,并委托子久文化管理运营,提供平阳黄汤让旅客品尝。斯时正逢世界温州人大会举办,在平阳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子久文化、天润茶业等平阳茶叶企业把平阳黄汤送入会场作为会议用茶,宣传了“温州名人喝家乡名茶”的理念。在2017年的“首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上,平阳县农业部门组织了子久文化等3家茶叶企业参加,“子久”牌平阳黄汤作为黄茶类唯一代表,入选该活动的品鉴用茶。县委书记董智武来到现场,参加品牌推介活动。

  当地农业部门一边派出专家帮助平阳黄汤生产企业提升工艺,一边积极倡导“分享、奋进、抱团发展”的理念,鼓励企业共同推动平阳黄汤的繁荣。为提升全县茶企业的平阳黄汤品质,农业部门主持举办了“平阳县平阳黄汤评比会”。通过专家品鉴、同行交流等方式,对各家的制茶技艺进行评价、总结。多年来,当地出品的平阳黄汤品质趋于稳定统一,为市场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让北京马连道茶城代理平阳黄汤销售的赵老板很满意:“茶叶品质稳定,对茶叶销售非常重要。买茶的人今年喝到一款心仪的茶,明年新茶上市还会来找同样口感。这时如果拿不出同品质的茶叶,就会丢失客户,这样的茶也无法树立品牌。”

  伴随着平阳黄汤的坚实步伐,市面上对黄茶的认知和销售大大提升。2015年至2017年间,全国黄茶年产量由3111吨上升到7000吨左右。除了中国四大黄茶,莫干黄芽、远安黄茶、沩山毛尖和广东大叶青等传统黄茶品牌纷纷壮大。中国国际茶业研究会会长周国富先生直言:“平阳黄汤的兴起,有力推动了黄茶产业的发展。”

  2012年成立于北京的“中国黄茶产业发展联盟”,欣然接纳了平阳县政府作为新成员,并积极参与举办了“2018年中国黄茶·平阳黄汤文化节”活动。活动期间,周国富宣布:平阳黄汤被命名为“中华文化名茶”,平阳黄汤的故乡平阳县被命名为“中国茶文化之乡”。台下,久久不息的掌声,有欣喜,有感慨,更是郑重肯定平阳黄汤的实至名归。通讯员 黄剑萍

编辑: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