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睡眠报告救了我爸的命!”
家住瑶溪街道的市民王秀云女士指着手机app里标红的健康预警激动地说。两个月前居家养老智能设备“呼呼睡管家”发出呼吸异常警报,让她及时发现了父亲患有肺梗阻的险情,从而成功化解了一场健康危机。这一故事,恰是龙湾落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质升级的鲜活例证。
面对全区22.74%的老龄化率,龙湾区民政局创新构建"科技+服务"双轮驱动模式,为辖区老人织密智能守护网。通过和第三方企业合作,安装毫米波雷达跌倒检测仪、睡眠检测仪等智能设备,让居家养老服务兼具“智慧大脑”的高效与“温情触角”的贴心。
在83岁老人王茂真家中,看似寻常的白色小盒子正24小时守护着他的安全。在老年人跌倒或出现呼吸、心率异常等无法呼救的情况下,及时发出预警,系统收到预警后第一时间联系老人本人、紧急联系人及村(社区)工作人员,多方联动直至确认老人状态。目前全部改造对象共安装310个智能设备,已全部绑定至云端系统,每日生成睡眠日报,每周生成健康周报,老年人家属可通过小程序实时查看设备状态及预警信息,同步跟踪掌握老年人健康状况。
在推进智能化设备应用的同时,龙湾区还联动医保、残联、救助等多个业务部门,全面排查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以及特殊困难老年人。秉持“先评估、后改造”的原则,综合考量改造对象的居家环境、健康状况、生活习惯和照护能力等因素,为每位老人“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改造方案。
家住永中街道城北村的吴春兰老人,今年76岁,日常生活起居主要由儿媳照料。随着年龄增长,老人腿脚愈发不便,走路需扶着墙,与人沟通交流也变得困难,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休息,被评估为中度失能人员。经过专业评估后,工作人员为她家进行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根据老人的身体实际状况,家中安装了可移动床边扶手、一字扶手、马桶助力扶手等设施,让老人行走更加安全;同时配备了一系列智能设备,与服务平台联动,构建起全方位的居家守护体系。
除了硬件设施的改造升级,龙湾区还注重提供贴心的软件上门服务。依据老年人的具体需求,定制个性化的服务套餐,经老人或其家属签字确认后,形成详细的个人居家上门服务计划表。服务内容涵盖生活照料、基础照护、健康管理、委托代办、精神慰藉等多个方面。每次服务结束后,还会进行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灵活调整服务套餐及频次,确保服务质量。
“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区民政局始终聚焦困难老年人、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核心需求,将政策要求切实转化为惠民成果。”龙湾区民政局养老服务和社会救助科科长曾玲玲介绍道。通过健全老年人基本养老补贴制度,实现了精准帮扶;通过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常态化考核办法,有效推动了服务质量的提升;通过细化养老服务资金补助规范,确保了资金使用公开透明、精准高效。
下一步,龙湾区将持续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养老服务工作深度融合,不断完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积极引入更多智慧养老科技手段,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居家养老服务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样本。
来源:龙湾新闻网
原标题:智慧养老再升级!“一户一策”破解居家照护难题
监制:张佳玮 | 责任编辑:张朋杰 | 编辑:姜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