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县市频道   ->   地方要闻 -->正文
瑞安:600年古城海安的穿越之旅
2014年02月21日 14:29:27来源:温州网瑞安支站

  海安全景

  编者按

  这里,经历了600多年的历史风雨;这里,见证了军民浴血奋战抵御倭寇的历史,凝结着民族的雄魂;这里,曾经商贾迤逦,入夜,歌声十里,夜不罢市……松城(海安所)正是她的名字。岁月境迁,海安古城当年的繁荣与硝烟被深深地刻进历史:古城的轮廓,一草一木,半砖片瓦,在城市建设中渐渐消失;古城的故事,在后人记忆中渐行渐远。

  今年是海安古城抗倭建城627周年,《今日塘下》推出“古城记忆·海安”栏目,回忆城门内的一段段曾经。同时,期盼广大读者给我们提供关于古城的古迹、故事或传说,可致电66081255或微博@瑞安日报—今日塘下告诉我们。现在,请随我们一起穿越,去看看600年前的海安城……

  [历史篇]

  “小时候,我们在这座城楼上读书嬉戏,听老师讲述海安城的历史故事,这座城墙把数千上万的倭寇挡在了城外,让老百姓平安度日……”塘下镇海东村村民郑进东指着一条去年11月份悬挂的上书“纪念海安古城抗倭建城626周年”的横幅向记者介绍道。

  在海东村村干部的陪同下,记者从海安古城东城门(宾阳门)下穿过,进入古城。耳听村干部讲述着海安代代相传的民间故事,手抚青石堆砌而成的城门断墙,城门上的“宾阳门”三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让人穿越到了600多年前的古城海安。

  城门外的护城河河水川流不息,城门口身穿铠甲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两侧;两条十字形的古街,层楼绵延,古老而又典雅;大街上酒肆、客栈、茶馆鳞次栉比,卖胭脂水粉、冰糖葫芦的小贩叫卖声不断;街边走过如花似玉的大户小姐,惹得英雄少年驻足;青石板路面上,留下了马车走过的道道车辙。

  沉思间,一个踉跄,晃过神来,脑海中想象的一幕幕真真切切地出现在眼前。一位手持长枪身穿明军铠甲的士兵上前打躬作揖,说:“大人,小的王舒玄,奉命在此驻守,海安所乃兵家重点,决不可被倭寇攻陷,小的带您去参观一下海安所,顺道讲一讲海安的历史。”

  汤和督筑海安古城

  “信国公雄韬伟略,选择在此筑建卫所城。”王舒玄一边走一边说,海安西北面是大罗山山脉的凤山、凰山和麟山,南面是龟山,地理位置上三面环山,一面靠海,进可攻,退可守,实乃兵家重地。在几百年前,这里人烟稀少,无人定居。后来,信国公筑城后,一些百姓在他的召集下迁居于此,亦军亦民,开始代代繁衍生息。

  (注释)士兵口中的信国公是明朝开国功臣汤和(1326-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据史料记载,汤和是明太祖朱元璋儿时的伙伴,也是共同起义的兄弟。他陪同朱元璋一起攻城掠地,夺取大明江山,后被封为信国公。夺取天下之后,朱元璋先后处死当初一起起兵的兄弟,汤和是少数能够幸免于难的人之一。他很早就意识到朱元璋非池中之物,并一直能够“识时务”,在明初的权利战争中,他选择激流勇退,主动放弃兵权,告老还乡。

  “信国公是令人敬佩的大英雄,即使到了晚年,他还做了一件大事——整饬海防,其中一处卫所城就是海安所。”说起信国公汤和,王舒玄一脸敬意。他说,明朝初期倭寇屡屡侵犯浙闽沿海,左丞相胡惟庸为一己之私,竟写信给日本借兵,意图谋反。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朱元璋盛怒之下,决定整饬海防。

  接到命令时,汤和年已六十,但他不辞劳苦,亲自到浙江、山东等地沿海考察地形地势,视要害地筑城增戍,以固守备,他先后筑卫所城59处,征兵民5.8万余戍守。海安所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建立,筑城不久后,汤和还居中都(今安徽凤阳)新第,他将所得赏赐分送故交,而且从来不与当地官宦乡绅交往,晚年越加恭慎。1395年,汤和安然离开人世,终年70岁,被追封为东瓯王,以纪念他筑造卫所守护海防的功绩。 

  海安宾阳门

  块石垒筑城墙抵外敌

  “当时一千名将士奉命驻军于此,由此称此地为海安千户所。”王舒玄介绍说,海安城近似正方形,城堡内河、潭分布,西、北两处有水门,城外四周都是护城河,城内两条笔直的大道呈十字形,沟通东南西北四道城门,布局非常规整。

  (注释)王舒玄所描绘的概貌和蔡雄烈士纪念馆内的海安古城图一样。据该馆内的石碑记载,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为防御倭寇窜扰,命信国公汤和在沿海设置海防据点,均围筑城墙,当时海安所驻军一千名,称海安千户所,简称海安所,隶属温州卫。信国公在温州增设盘石、金乡二卫,在永嘉、乐清、平阳等地设置宁村、蒲岐、蒲门等千户所,在瑞安也设置3个千户所。在清朝嘉庆年间绘制的《瑞安县境图》中,海安所位于崇泰乡五都,在县东北三十里,与瑞安所、飞云江南面的沙园所三足鼎立。

  海安建城时,用块石垒筑城墙,城周围宽600丈,高2丈5尺,东至西长156丈5尺,南至北156丈,设城门四座,东宾阳门,南镇海门,西永胜门,北钟仁门(“东门宾阳门迎太阳为宾,南门镇海门震慑海上之寇,北门拱宸门拱日月星辰,西门涌金门山巅上空涌动金色的晚霞,映红整个城堡。”在民间流传着另一种说法,西为涌金门,北为拱宸门)。城外开凿濠河,东濠河长172.5丈,宽4丈,深9尺;西濠河长同东濠河;南濠河长169丈,宽深同东濠河;北濠河长176丈,宽深同东濠河。以一丈按3.3米计,当时的海安城大约有0.3平方公里。

  (现状)历经六百多年的沧桑变化,海安四座城门,仅存宾阳门和镇海门,镇海门于上世纪90年代修葺一新,如今的宾阳门虽仍保留历史原貌,但大部分建筑已被拆除,只剩下一截长约10余米,城门高约5米的断墙。在入城的城门洞口处躺着一条2米多长的大条石,以及几个圆石墩。城门洞高约2米,最低处位置比地面略低,这里就是当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要塞。 

 

  村民根据口口相传记忆绘画的海安古城图

  军民浴血奋战打败倭寇

  “吾等将士誓死保卫海安所,让倭寇溃不成军。”说起倭寇进犯,王舒玄满腔热血,恨不得立即用手中长枪刺穿倭寇的胸膛。他回忆了一次与倭寇激战的场景,黑夜中,倭寇进犯,海安城传出声声巨响。“轰轰轰……”城墙上一块块巨大的条石被两三名士兵合力推下,无数颗石块从城门上的炮眼里瞬间齐发,一时间,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响起,攻城的倭寇痛苦地嗷嗷嚎叫。

  说起抗击倭寇,王舒玄等士兵不约而同地回忆起了这几场战役。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四月初四,17艘倭寇艇在梅头后岗登陆。梅头后岗位于海安所后腰,北接永嘉场(今龙湾永强),明洪武年间曾在此设立巡检司城,但是部队迁到东山后改为寨城,长期以来这里海防松弛、城垣坍塌。

  第二天,800多名倭寇攻打海安所。海安所的4个大门紧闭,倭寇围聚城下,不断发起进攻。倭寇的暴行引起海安所军民的愤怒,纷纷奋起抗击。士兵们聚集城头,凭借地势展开反击。当时城内4个城门各有4个炮台,炮台可装小石块,发射时,万石齐发,速度极快,杀伤力极强,俗称“猪娘炮”。士兵们秩序井然地装弹、射击,这些“猪娘炮”立即将倭寇的队伍打得松松散散。同时,海安所的民众也纷纷扛起巨石往下滚压,不少攻城的倭寇被砸得脑浆迸裂,剩余倭寇见势只得退去。

  倭寇初战失利后,改而进攻永嘉、瓯海以及飞云江南岸。面对来势汹汹的倭寇,温州城开始戒严,永嘉、瑞安、平阳各县及金乡、海安,沙园诸卫、所各自固守。

  五月初五,倭寇由瑞安渡江攻打平阳,抢掠平阳与瑞安毗邻村庄。五月十一,倭寇再次转渡飞云江攻打瑞安县城,由于县城防范森严,狡猾的敌人只好借用城外民居屯据,伺机行动。为了混进城,倭寇们想尽各种办法,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城外的百姓纷纷逃命。

  因县城久攻不下,气急败坏的倭寇又开始纵火行凶。他们一把火烧了当时瑞安县城外直至东山的民房,熊熊烈火燃烧数日之久,大火所到之处,房屋俱为焦土,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位于隆山的隆山塔、寺也都毁于此次战火。最后幸得当时驻守浙江的抗倭将领戚继光自台州提兵而至,才解除此次围困,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四月十六,倭寇再次登岸劫梅头前岗,把总(明代及清代前中期陆军基层军官名)领兵千余人防守失利,前岗再次被攻下。倭寇冲杀士兵无数,而后敌人又攻打瑞安城南,围城3日。海安所将领带兵来瑞,在城外遇到敌人,迅即展开战斗,海安所士兵斩敌首46余,溃败的倭寇乘夜遁去。

  (注释)据《瑞安市志》记载,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至四十二年(1563),这12年是倭寇来犯瑞安最严重的时期,而其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要数嘉靖三十七年(1558)四五月间海安所军民与倭寇的那次正面交锋。

  “海安所民风淳朴生活富足,百姓待人谦和有礼,家家户户辛勤劳作,若不再打仗,将士们都想解甲归田留在此处。”王舒玄说,连年战事不断,眼见倭寇溃败,他也打算将夫人和儿女接来海安所定居。 

 

  村民根据口口相传记忆绘画的海安古城图

  [风土人情篇]

  海安所的地域范围有多大?海安为什么有“十二姓”一说,清明会市缘何600多年不间断?……关于古城海安的神秘面纱,记者查询史料,搜集民间传说,做了梳理。

  海安所有多大

  关于当时海安所的地域范围在民间存在着几种说法,比较普遍的说法认为,当初规划中的海安所地域远比建成之时大,包括北面的场桥、梅头,西面的韩田村,南面的鲍田、新华、典下等,甚至到东山都是属于海安,证据就是城内的巷都是以“百”命名,比如说保留至今的巷名有“一百巷”、“二百巷”……直到“十百巷”等。人们认为之所以以“百”命名,是因为古时海安规划中本有一千条巷子,但是后来因为贪官侵吞公款大大缩小地域,为向上级交代,他们就用这些巷名蒙混过关。

  另一种说法则是,海安所的地域比建城时要大一些,因为现在在海安俗语中还有“吴岙城内上叶街”的说法。吴岙是现罗凤的一个村,上叶则位于现在的场桥,“吴岙城内上叶街”是说,罗凤的吴岙原先也在海安城范围之内,上叶则是城内一条街名,这句话说明当初场桥和罗凤都有可能在规划当中,从侧面证明规划的海安范围之大。这些说法流传已久,但已无证可考。

  海安有几大姓

  海安东门街上有一座城隍庙,庙宇5间3进,占地2000多平方米,雕梁画栋,气势宏伟。每年正月,海安城隍庙都会举办热闹的“祭祖”活动。正月初四,迎接城隍爷;正月初九,在城隍庙摆酒宴请四方来客。

  今年74岁的海东村退休教师叶德门介绍,今年正月初九的“流水宴”摆了300多桌,从早上9时许就有人前来用餐,参加的人不仅有现在海安各村村民,还有瑞安、龙湾、瓯海等地慕名而来的人。

  这一独特的风俗在海安已延续多年,据说,这跟海安的“十六姓”有很大关系。聚居海安的百姓姓氏繁多,他们都是当时海安驻军的将士后裔,这么多的姓氏是因为当时的驻军也都来自四面八方,因此,当地以流水宴这种形式来传达对先辈的尊敬和睦邻友好的美好愿望。

  关于海安“十六姓”,当地也有“十四姓”、“十二姓”等不同说法。叶德门结合当地百姓的口口相传和宗祠记载资料,认为应该为“十二姓”:包括钱、林、蒋、王、周、郑、范、任、竺、陈、陆、史。据说,至今这十二姓已在当地繁衍20多世,人丁兴旺。 

  海安会市

  清明会市的由来

  如今,海安还有一个远近闻名的风俗——清明会市。每到这一天,海安的大街小巷就摆满各式各样的小摊位,有服装、饰品、家具、盆景等,品种繁多,琳琅满目,客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购物、休闲、娱乐等,会市往往持续半个月时间。

  海安以古城四街道为中心,向相邻的其他街道扩展,形成了小吃街、购物街、玩乐街。去年会市,还首次推出了车展,吸引了众多眼球。

  但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海安当地的百姓也都过上了富足生活。如今的会市对于当地百姓而言也逐渐失去了“赶集”的功能,海安会市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于海安会市,有几种说法。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海安会市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一场战役有关。当年四月初五,“倭寇八百余犯梅头(今海城),攻海安所”,战况惨烈,后人为了纪念祖先,自发形成这一会市风俗。

  也有说海安会市源起于清朝,至今不过百多年历史,最初只是当地农资、农具交流的集会,时间也只有一两天,后来才演变成大规模的集市。

  不过,老一辈村民认为,清明会市可能源起于古时的庙会。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因小商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便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后渐渐成为定期活动,所以又称“庙会”。这一说法的“支撑点”是,海安庙宇众多。 

编辑: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