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温州市区→温瑞大道→沈海高速→观美桥墩出口→S232省道(向东行驶23.1千米)→古路下村
苍南矾山,是世界四大明矾产地之一,有“矾都”之誉。挑矾古道是明清时期至近现代矾山明矾外运的重要通道。矾山至藻溪古道,是民国中期因赤溪和前岐海路不靖而增辟的明矾外运通道。当时,明矾外运全靠人力肩挑,至藻溪上码头,然后运至各销售地。
古道共有两条,均南北走向,一条起始点在矾山镇古路下村,终点至藻溪镇九堡村九堡宫,全程约20千米,平均道宽约1.6米,路面早期用不规整卵石、中晚期则用明矾石铺设,路经矾山水尾—尖家坑—坪棚岭—昌禅树脚—华楼内—华岭头—华岭脚—三条溪—山茶园—洞桥—滴水岩—险口—吴家园—潘庄—将军脚—九堡宫。另一条起始点在南宋溪光,终点亦抵藻溪镇九堡村九堡宫,全程约23千米,平均道宽约1.7米,路经溪光矴步—升平人瑞牌坊—南宋清泗桥—南宋北山街—周宅(棋杆内)—大园—鸡鸣岭—半垟宫(五间亭)—柴林脚后背隔,至三条溪与古路下至藻溪古道相接,两路挑矾客,在三条溪合成一路,同往九堡宫。
九堡宫当年设有矾栈,是矾山明矾重要的集散地之一。挑离矾山的明矾在九堡宫过秤后,再挑经藻溪街后的码头装包、上水道,由内港船经鳌江运至古鳌头(今鳌江镇),再由鳌江码头改装海轮,运往上海、温州、福州、台湾及东南亚等地。这两条挑矾古道因抗日战争时期海上运输不畅和挑运路程相对较短的优势,逐渐取代其他线路,成为明矾的主要运输线路,其矾运规模至1953年达到鼎盛。据说,在最盛时,整条道上人流不断,每天有上万人往返穿行,直至1957年4月16日矾山至灵溪通车后,才逐渐荒弃。这种说法可信与否,那路面上光溜发亮的石头和被挑工的“楮脚”戳出的一个个凹坑,就是最好的答案。
随着岁月的更替,这两条曾经热闹百年的古道,现在已是人迹罕至,或是被公路中途拦腰截断,或是被人挖走了镶嵌在路面上的块石而成了残路,现在自矾山到昌禅华岭头的路段和溪光至三条溪路段已经破残不堪。万幸的是,风光秀媚的坪棚岭和险峻壮丽的华岭头至险口洞桥路段依然较为完整地蜿蜒于高山丛林之间,那些散落于路途之间的古桥、古亭、古树、古民居、古碑刻,依然能在这山与那山、这村与那村之间将古道串连成一线。
这两条荒芜已久的古道,终因矾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重新勾起人们的记忆,并因沿途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险峻茂密的山林和挑矾人曾经洒落一地的歌谣以及文人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而逐渐引起旅游爱好者的青睐。
古道保存最为完整、最富魅力的路段,是华岭头至险口洞桥的路段。这段路谷峭岭峻,曲折盘旋于山峰与山谷之间,峰回路转处,总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奇。
险峻,是这条路难行的原因,也是最吸引当今喜欢探险的游客之处。主道华岭有1280多级台阶,十二道大弯,每道弯几乎都是七八十度的逆转,山岭险要处的坡度有的甚至超过45度,跋涉山岭,步步令人腿脚发颤。但最险处不在华岭,而在险口。险口的险峻,令人惊心动魄。这种“险”非亲身体验不能明了。清代两位诗人华文漪和谢青扬,都曾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险口的险状。
“山回路欲绝,路绝风云通。凿石安人足,两足劣并容。后顶接前趾,延缘一线中。俯瞰径边溪,深黑杳无踪。壁立可百仞,积铁疑万重。插根何太峭,坤轴难为功。趋前神已栗,顾后气不雄。垂堂古所成,念此心忡忡。此身若鸿毛,性命凭苍穹。日轮苦易侧,引领睎前峰。出险一长啸,万壑吹松风。”这是蒲城诗人华文漪(1777~1825)路过险口后留下的《度险口作》诗句。
“崇峦拔地高,峻岭入烟细。清晓起问程,篮舆度空际。林深鸟不闻,白昼景常蔽。湿雨欲沾衣,宿云半藏袂。后径危不支,前峰险旋继。仰眺愁攀缘,下窥恐失坠。大石立向人,峭作欲落势。小石当路蹲,廻旋避其锐。嗟彼行道子,轻裾胡可曳。高吟蜀道难,不禁感慨系。行行稍坦夷,孤亭得小憩。廻视后来人,木末犹停滞。适如梦寐间,出险天始霁。”这是矾山诗人谢青扬《晓度崎岭出险口》的诗句,因为是坐着小轿起早晓行,晨雾迷漫,小轿摇晃,无法完全看清山势的奇崛,虽未能象华文漪一样形象地描述山路的险峻,却生动表现了小心行路、惊而无险的情景。
除以上两首诗外,还有一块石碑,亦可证明古道之险。石碑刻立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青石质地,高1.29米,宽0.5米,额楷书阴刻“奉宪示禁”四字,现立于险口洞桥内侧桥头,是一块平阳县正堂禁止砍伐古道两旁林木的禁示碑。碑文中所录“大险”“小险”“鸟鼠梯”“埅魂涧”“錾字坡”等地名,足可令人了解山势之险要,道路之危险。
除了令人刻骨铭心的“险”,这段道路的旖旎风光也是令人步步心动。自昌禅至华岭,凭高远眺,群山逶迤,沟壑纵横,让人陡增“一览众山小”的气概。“牛脊背”山不负其名,山体像一条从大山中走出的巨大水牛,脊背起伏有致、光滑险峻。牛头前侧和牛身两侧,都是万丈深渊的大峡谷。
下行至半山,岭上陡峭处,树木掩映着一座古路亭。这路亭就叫华岭亭,虽然年久失修,但仍可供行人在此暂作休息。继续下行,淙淙溪流声由远而近,即可见到几株老柿树和几簇竹丛,亦可听到断断续续的鸡鹅鸣叫声。穿行一条窄窄的溪塘小路,小路的另一头,一条小小的石矴步横卧溪上。矴步彼岸的树丛中,几间瓦房隐约露出屋檐,房前空地上的几个农民,很是悠闲地在边聊天边劳作,构成了一幅秀丽的田园景色画卷,这便是华岭脚。
沿华岭脚的小路前行,约二三里地,穿过看似被两座山围着而无路可行的山谷,开始听到更多的人声和禽畜声。路上不时有人赶着成群的牛或羊侧身而过。路下有一条断了两条桥板的石梁桥,桥连接着溪涧的两岸,原结构共三跨九板,梁柱式结构,两侧桥头用石条挑出承梁,中间二跨,每跨以立三柱柱上压条石为梁墩,形成“不”字型梁架承接桥板。山地造桥,大多运用圆拱法,这种用梁柱式营造法建造的桥梁,在山区十分罕见,虽然是残梁断桥,但依然显示着独特的价值。
路顶有一两座古色古香的小三合院,这些房子虽然规模大小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用短石条自下而上,筑一条长长的石台阶,自路通向房屋,至院子外墙口折个弯,然后通向院子,绝不会让路直对向房屋的中厅或门口。
问了路边的牧人,告诉说,这个地方叫三条溪,那条竹丛中的断桥就叫三条溪桥,是原来的挑矾队伍必经之桥,现在荒废了,但风采犹存。
沿山谷前行,两山环抱,又是一环迷途。左转弯,再右转弯,方才走出山谷,看到了一条开阔的溪床,北、南、西三向的山间各有一条溪流流向溪床,形成了一条自西北向东南的大溪流。这才让人明白三条溪地名的由来。沿溪前行,豁然开朗,溪的两岸是一片开阔的平地,东岸是田地,西岸是村落,村前又有两座山对抱着,令人怀疑这里已是道路的终结点,也让人怀疑自己果真走进了世外桃源。村口有座村委会大楼,楼前有一个小广场。广场地面平坦而整洁,是野外宿营的佳所。广场的一头枕着溪流,溪床中镶着一条用块石砌成高低二层的矴步。矴步连接着对面的田地和通往大心垟、小心垟古窑址的道路。
沿溪岸前行,刚出山口,面前又是一片开阔地。开阔处,又有两座山峰相对簇拥,挡住去路。左侧的山峰,还屏风式地一字排开长长的山势,迫使溪流绕山而行,迂迴处形成了一个大水潭。潭面开阔,足可供百人同时畅泳。潭水清澈见底,没有丝毫的污染。
跨过一条十一孔的长桥,沿右侧山斜坡拾级而上,绕行出山口,又是另一番奇异山势。山外有山,两山脉并列而行,形成一条狭长的峡谷。峡谷左边为绕行的溪流,右边为一条瘦长的山道,道路沿溪岸而行,因瘦而小,俗称“老鼠道”。在峡谷里行二里许,忽见右侧山峰甩出五条石垅,像五条长龙盘踞在山口,将水口拦得严严实实,远远挡住了行人的视线,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景观。这五条新奇硕壮的石垅,当地人称之为“五龙盘柱”峰。
在这五条“龙”的龙口山拐弯处,有人巧因山势建了一座白马爷圣庙和一座观音阁,庙和阁日日香烟缭绕,和大自然的鬼斧天工形成了一幅壮丽的“五龙戏珠”画卷。顺着溪流,绕过“五龙盘柱”峰,出了山口,是一条蜿蜒的羊肠小路,铺设路面的一块块不规则的石头,散发着黝黑的亮光。小路一侧沟壑峡谷,一侧怪石兀立。行约一二里路,峡谷渐宽,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狭长的湖面。绕过山头,在山的横断处,傍着水际,建有一座路亭,亭前有高高的石拱桥,桥下建有码头。码头石级前停靠着一艘小船,船工坐在船头,抽着水烟筒在候客。船舱上,不时掠过一两只白鹭,清风从远处传送来水鸟的鸣叫声。站到桥上,顿时让人忘却了适才行路的艰险。
这湖,始建于1958年,民间称之为吴家园水库,总库容达2164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达40.49米,从这个数据中,可以让人想到水库建成前,峡谷是多么的高而险峻。
这码头是水库储水后,水淹没了山路,为便利村民假舟楫出行而建的。码头上的桥叫“洞桥”,因坐落位置靠近险口,民间又称“险口洞桥”。桥长10余米,阔3.4米,高约30米,石砌半圆形拱券,发券用纵联砌置法,桥身高跨两山深涧之上,桥洞可同时通行两艘小船。这种高而大跨度的拱券桥,经历了200多年,依然横跨峡谷之中,其建造技术之高和建造质量之好,不言而喻。据立于桥旁的《奉宪示禁》碑文所记载,此桥和桥头上的路亭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由周仲礼、李燧、欧阳京等为首事募捐修建。从碑文中可以看出,连接两侧桥头的道路,在辟为挑矾人的通行道路之前已经形成,原是平阳三十一都行人往返于闽浙的内路。
过了险口洞桥,前头就是最为艰险难行的滴水岩和险口了。滴水岩和险口的大部分通道已经被水库阻断,但站在桥头或者是码头之上,放眼峡谷峭壁,依然令人心惊肉跳。若逢干旱季节,水库水位降低了,部分路段还会从水中探出窈窕的身姿来,让人体验一回它昔时险峻的风采。
险口的陆路虽然已经无法通行,但行人可以选择乘船走水路前往藻溪。走水路,船顺着古道行驶,既能让人领略昔时古道险而美丽的景色,又能欣赏到吴家园水库绰约的风姿。
小船过处,山峡中的怪石,岸上残破的古道,古道上的古亭,古道边废弃的民居,还有自在地猫伏在岸边的一个又一个钓客、一把比一把漂亮的钓竿,不时迎面而来,擦肩而过。船冲破了一对又一对相抱的青山之后,整个湖面便渐渐呈现出来。船行到湖心,四面青山环绕,令人分辨不清哪儿是岸,若是没有西下的夕阳或东来的朝阳,也着实让人无法分辨东西南北。但是,湖光水影更加色彩斑斓,远处飞瀑、四面的青山怪石,以及各种奇异的山形,尽入眼帘。
矾山至藻溪的挑矾古道,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古迹名木星罗棋布,一站一村,均有古迹遗存。路亭,是古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昔时的古道,五里一亭,十里一站,每个亭里都设有一个神龛,供奉着保佑行人平安的神灵。这亭里供奉着的神灵,不仅是建亭人的美好心愿和对行人的无尽祝福,而且还有益融集资金,吸引更多的信众捐献钱财,用于亭和路的修缮。设站的亭里,一般有人在那里设摊服务,或设有驿站,供行人宿夜,以确保出远门的行人不会露宿途中,而遭遇野兽的侵扰。这亭中,无疑还蕴含着古人的善良与智慧。矾山水尾至藻溪古道,现依然保存着坪棚半岭亭、华岭头的清风亭、华岭半岭的华岭亭、洞桥亭、吴家园亭等,这些亭的外观造型看似一致,内部结构则各不相同,不同造法的梁架间,留存着不同时代的文化印记,为后人增添了更多的探秘空间。这几个亭,虽然有些破旧,亟待修缮,但古韵犹存,为古道增添了一缕人文气息。
除了古亭,矾山至藻溪的挑矾古道的沿途上,频频可见一座座古桥梁、古神庙和一株株参天古树木。一路行来,古桥有中岙村的岭脚石板桥、华岭脚矴步、三条溪桥、三条溪矴步、洞桥。神庙宫观有尖家坑村的忠法道观和雷祖大帝宫、中岙村的岭脚宫、兴昌村的三王宫、文昌帝阁和土地庙、三条溪村的白马爷圣庙、五龙山观音阁,还有当年设着矾馆的九堡村瑞灵宫。这些神庙宫观,建造时间均己有2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的已经超过400年,至今依然香火旺盛。这其中最富特色的除了险口洞桥外,还有三条溪矴步和九堡村的九堡宫。
三条溪矴步,东西向凌溪架设在矾山镇三条溪村三条溪河床上,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由高矮两组石矴步组成,两组矴步间隔0.65米,每组矴步共69步,全长55米,每步由两块同高条石构成,高约0.8米,宽0.15米,距水面约为0.4米,矴步迎水面侧脚处用卵石砌成护坎,以保持矴步的稳固性,行人在上,一来一往,能够自如交汇通行。矴步连接溪流两岸的曲径、田园和村落,构成一幅秀丽的田园风景画。
瑞灵宫,因建在九堡村,民间俗称“九堡宫”。始建于宋崇宁年间,现存建筑为清嘉庆十五年(1810)所建。庙宇左右设厢房,由前殿、戏台、厢房、正殿组成四合院落,木架结构运用了剔地起突、压地隐起、混雕、圆雕等多种技法,梁枋椽檩、雀替斗拱雕刻卷草缠枝、花草鸟兽等纹饰物图案,戏台施斗八藻井,整个建筑大方而富有章法。门口立有雕刻精美的石羊、石狮,从雕刻手法方面分析,应是宋代的遗物。九堡宫作为矾馆时,戏台常年唱戏不停,人聚人散,热闹非凡,现在还常有老人儿童有事没事到这里来坐坐,相拥一处侃古论今或者听听渔鼓调。
古道旁最有名的古树是尖家坑和中岙村的3株香枫,树龄均超过160年,都是国家挂牌保护的名木古树,华盖茂密,可供行人遮阳挡雨,见证着挑矾古道的历史。
自溪光至三条溪的挑矾古道上,人文景观更为密集。在短短13千米路程内,就有溪光矴步和明代石佛像、矾窑遗址、“昇平人瑞”牌坊、清泗桥、北山街戏台、周氏老宅、棋杆内老宅及棋杆石、“大园”关帝庙和大樟树、垟心矴步、鸡鸣岭亭、半垟宫和五间亭、后背隔大枫树与五显宫等人文景观,还有半垟和“柴林脚”两个富有少数民族风情的畲族聚居地。
溪光矴步,像一条小游龙,南北走向,蜿蜒架设在南宋溪上,两端连接盛产明矾矿石的大龙山和溪光的村庄,是从大龙山上采下的矾矿石运往溪光煅烧的必经之路。由高矮两组矴步组成,两组矴步间隔0.35米,每组矴步有87步,长43.52米,每步由长形天然岩石构成,或三粒,或两方,或单块,宽度约为1.1米,纵向宽度约为0.23米,踏步高约为0.40米,两组矴步可供两人在矴步上自如并行。矴步上下游两侧用鹅卵石砌成护坦,以保持矴步的稳固性,减少山洪爆发季节对矴步的破坏。矴步西岸立有刻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的石佛像,可以证明该矴步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之前,是温州唯一一座有较为确切纪年的矴步桥,也是苍南境内现存最长的矴步桥。
过溪光矴步,就是成品明矾挑出的始发地——溪光村。南宋溪的北岸边上,当时沿溪建有十多座大小不一的明矿煅烧窑。以前的两座大窑,现已被拆除,新建了溪光村6号民居。但在溪光村17号民居周边的溪岸,还有两座小窑的遗存和堆放矿石的围墙以及管理屋等,这些遗址,都是用石头炼出晶莹剔透、如同冰糖一般的明矾结晶的神奇技艺的见证。明矾炼成后,民工们就会沿着溪岸向北而行,将明矾挑往藻溪。
“昇平人瑞”牌坊,坐落在南宋北山村的路上,当年的挑矾民工队伍,须在牌坊底下通过。这座牌坊为青石仿木结构,4柱3间3楼式悬山顶建筑,通高4米,通面阔4.63米,明间宽2.1米,石柱0.33米见方,柱脚前后各置抱鼓石。明间额立“圣旨”牌,“圣旨”二字楷书阴文竖刻,两旁饰浮雕双龙纹;坊楷书阴刻“昇平人瑞”四大字及首尾落款各数十个小字。梢间分刻“五世”“百龄”字样。
这是一座为村中名叫欧阳吉的百岁老人而建的牌坊,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三月由时任平阳县令的徐恕报请皇帝下旨赐建。既庆贺他“五世同堂,福寿双全”,又蕴含着人们对“政通人和,盛世太平”的歌颂与祈盼。
过了“昇平人瑞”牌坊,就到了清泗桥。清泗桥是苍南境内的两座廊桥之一,始建于清代,据光绪丙戌年编修的南宋《陇西李氏宗谱》中的《信斋公事实》和《毅菴公事实》两文载,原名叫“青石桥”,桥边还建有一座供祀马仙娘娘的永福宫。永福宫为捐建普安寺的李三如之子李毅菴与杨万卿、周启政三人共同倡建。李毅菴一生乐为公益,还曾捐造普安寺口桥、险口洞桥、三跳岭路亭等。青石桥为李毅菴之子李信斋(字士林)募建。神庙现已拆迁,桥曾于1963年重修,现存的清泗桥是在青石桥旧址修建的新桥。
过了清泗桥,便到了南宋的老街,即北山街。街道入口处有古戏台,现虽已搬开台板供人行走,但只要拿出台板一搭,就可以在上面演戏。据当地老人介绍,昔日的挑矾队伍,都要从这戏台前经过,若是遇有演戏,挑矾客还可歇下担子,在台下看一段戏,当作休息。
从北山街戏台往前走,可见到一座三进式四合院,粉墙青瓦,台门镌着红字对联:“一湾流水当门弟,几簇明霞隔树飞”,横批:“永绥吉劭”。这是当地有名的周宅。清代周家是南宋一带的望族,相传周宅里曾有过“十八担书笼”,这里的“十八”并不是实数,是“好多”的概数,“书笼”是读书人的代名词,也就是说,周宅是个书香门第,虽然地处山区,但曾经出现过令周边人羡慕不已的一群读书人。据村民介绍,周宅曾有过十多位考取功名的读书人,其中周国镔曾任五品候补同知,曾因立功,其祖父母及其父母于乾隆五十一年(1787)均受到了乾隆皇帝的敕封。
周宅再往前行,路顶有一座三合院,三合院口立有二对棋杆石,小地名因此而称“棋杆内”。这所宅院也是周姓的门楼,因位于路顶上,为与前方路边的周宅相区分,因而也称之为“路顶周”,而路边的那座周宅则也相对应地被称之为“路下周”。
过了棋杆内,再经过一两座老宅门,就到了大园内。路的前头出现一株参天大树,树下有一座小庙。这庙是大园内自然村的“水口”庙,庙与树和周边的环境相互映衬,构成了一道自然景观。庙内神坛上供奉着关帝君和关平、周仓,肃穆而静谧。建筑虽然不大,但建庙的时间不会很短,庙后那株大树也许就是建庙时间的见证。大树是一棵大樟树,树的主干要六七个人才能合围,树上的保护牌标明,这棵树已有900多岁的高龄了,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十分稀少而珍贵,有心人还为树立了一块碑,誉之为“苍南樟王”,碑上镌刻着《樟王赋》。
在樟树底下纳凉片刻,穿过一条蜿蜒的田间小道,跨两条矴步越过两条小溪流,攀鸡鸣岭上树木茂盛的旗尾山,就到了寨子尖。鸡鸣岭是这条路上的第一条山岭,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段古道。岭不高也不长,一上一下仅一里多路程,但这不高的山脉足以将山前山后两个村庄完全隔开,两村只能听到鸡鸣声,而看不到对方的村落。这是“鸡鸣岭”称谓由来的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挑矾人每日起早摸黑,矾担挑至鸡鸣岭,天还未放亮,林中鸟兽还在歇息,异常安静的山道上,只能听到山前山后村落里传来的公鸡叫晓声。
鸡鸣岭的岭头就是寨子尖,相传古时设有山寨,今尚有遗址余迹,但没有确切的依据证实为官方所建还是民间或山匪所建,说法不一,更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下了鸡鸣岭再往前行三四里许,靠山的路旁有一座西洋式建筑,用材虽为中国传统的青砖灰瓦,但造型洋味十足。深山中建有老洋楼,令人好奇。询问村民,方知洋楼所在的地方叫“垟尾园”,洋楼的主人欧阳姓,原是开窑炼矾的矾老板,经营矾业赚了钱,在老家祖宅边建了这座洋房。这座洋楼,也许可以当作当时矾业鼎盛的见证。
从垟尾园前行一里余路,可见到一座独特的建筑。这建始建年代不详,有记载的建造时间是清道光年间。建后被作为神庙,庙内建有戏台,庙前有一条通廊,廊前设美人靠栏,供行人歇息和闲人纳凉。据村民介绍,每年的七月廿八日,庙里要举行祈福仪式,这戏台还要连演三天大戏。这座建筑所在的地名叫半垟,因此,神庙俗称“半垟宫”,庙内供奉的主祀神是大名鼎鼎、妇孺皆知的齐天大圣孙悟空,配祀神有民众喜爱的五显大帝、白马爷、劝善大师、牧牛大王等。庙前长廊的主要功能是供行人歇息,故被视为路亭,因建筑面通阔共5间,俗称“五间亭”。
过五间亭往前行约四里地,就到了一个叫“柴林脚”的村落,和半垟村一样,村子里住着的大多数是畲族人家。畲族人能歌善舞,路过村头,还时常能听到音韵袅袅的畲族山歌。若是兴之所致,也可到村子里,找户有缘的人家,与畲民一道吃一餐畲家饭。
从“柴林脚”往山坡北行就到了“后背隔”,再往前行八里许,就到了三条溪,与矾山水尾到藻溪的古道相连接。后背隔到三条溪是这条路最险峻的路段,多个路段伴悬崖峭壁而行,一不留神就有坠足山涧之险,故路旁的树木均不许砍伐,用以保护行人。现在从南宋至三条溪已经开通水泥路面的公路,若是要到华岭和险口探险,或到三条溪露营,大心垟、小心垟寻宝,均可自驾车抵达。
往昔歌谣,余韵袅袅。矾山和南宋到藻溪的挑矾古道,在人们的世代通行中,形成了独特的路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路虽然几近荒废,但这种文化已经沉淀下来,积存在路面的每一块石头上、人们的记忆中。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朗朗上口的民间歌谣,在这古道上、山谷中和村落里,永久地回荡。这些久传的民间传说故事中,有自然景观的传说,如《仙人碾米》的传说;有明矾生产的传说,如“矾老爷的传说”——《矾山与陈景成》《矾塔》等;有人物故事,如李士林的机智故事等。这些传说故事,有的已经被编入民间文学文献资料中,成为了人类永久的精神财富。
歌谣,能消除疲劳、愉悦身心、抒发感情和宣泄情绪,是挑矾古道上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除了畲族的传统民歌和一些生活歌曲之外,主要有一些苦歌和劳动歌。苦歌,一般吟叹劳作之辛苦和生活之艰苦。唉叹生活艰苦的有《单身苦》等;吟唱劳作辛苦的歌谣,有《矾山民谣》《矾窑工种诗》和《挑矾谣》等。《挑矾谣》从开篇的唱词内容分析,出现时间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这首歌谣有多种版本在民间流传,有的版本已不局限于挑矾人的路歌,因被唱渔鼓和表演布袋戏的艺人改编后用于在矾山一带表演时的唱词插段,从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但不管哪一种版本,都以挑矾经过的矾山、昌禅到藻溪一带的地名连串,即景成文,唉叹挑矾路上之艰险,唱出了挑矾人的苦辛和愿望。其中最具“本真”性的版本应属周功清采访藻溪卢家寺卢立株时所记录的《挑矾谣》,全文如下:
“解放初期兴担矾,通身流汗过华岭,呼喊连天陈家擂,仙人挨米土人坑,老鼠循路洞桥险,目屎如珠滴水岩,路关生坏算险口,无人搭救吴家园,子婿要招潘庄李,旺子旺孙蛇子泅,英雄好汉将军脚,修身吃素瑞应寺,说话坏听矴埠头,风水生好算九堡,仙人掼仔面前山,浮水莲花百丈井,返身一看旰子桥,燕子筑窝卢家寺,翁姥相会公婆石,耀武扬威下山虎,仙人打鼓下井桥,石壁鑿字旗杆墩,风水过吉过溪曾。”
昔时,挑矾古道到哪里,挑矾的歌声就唱到哪里,道路有多长,歌谣就有多长,这歌与路同在,歌比路还将更为久远,至今依然余韵袅袅,回荡在古道上。
编辑: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