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县市频道   ->   瓯海 -->正文
瓯海:趁着“牛皮经济”快步奔小康
2020年07月15日 10:22:22来源:瓯海新闻网

趁着“牛皮经济”快步奔小康

来源:瓯海新闻网  记者 张闻哲 许文星 实习生 吴桐
2020年07月15日

  编者按: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了全面客观反映瓯海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取得的阶段性成就,《今日瓯海》、瓯海新闻网、掌上瓯海客户端同步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围绕我区工作成效、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优势产业项目、基层扶贫干部、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聚焦百姓身边变化、城乡社区变迁,生动体现瓯海人民在小康路上,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现在的瞿溪就像是块大蛋糕,吸引着外头的人往里面跑。”日前,温商陈建勇对记者如是说。随着瓯海的建设提速,瞿溪商贸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带动优势真皮产业高速运转,曾经“牛皮第一镇”的盛景回来了。

  曾经“牛皮第一镇”

  盛极一时

  陈建勇表示,他的祖父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就到温州城区学制革,出师后回乡开设牛皮作坊,用木桶、钉板等简陋工具土法加工牛皮,即便是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仍有一些人偷偷购进生牛皮,躲在“猪栏间”里加工以补贴家用。改革开放之后,这些“地下”牛皮作坊才真正浮出水面,从事的户数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陈建勇也加入了制革的大流中,成立了温州振茂皮革有限公司。

  随着制革业迅速发展,当地生牛皮的供应日趋紧张,瞿溪及周边一些乡镇企业的供销员在外出联系业务时,就会顺便采购些干生牛皮邮寄回温。很快,一批牛皮经营部在瞿溪应运而生。

  1992年,温州浙江皮革市场落成,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生牛皮都源源不断地汇聚于此。1993年,该市场以年成交额2.43亿元跻身“全国百强集贸市场”行列。1995年,全镇从事皮革加工的大小企业达600多家,交易额连续3年摘取同类专业市场“全国之最”。到1996年,市场日均交易生牛皮3万余张,年成交额达20亿元。

  由于环保意识欠缺、生产工艺滞后,牛皮制革业的污染隐患开始显现。经政府动员,当地制革大户把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第一道工序搬迁到邻近地方的江边。随后大批无法达标排放的牛皮企业外迁,加之广东等地皮革业开始崛起,瞿溪的“牛皮经济”逐渐滑坡。

  “真皮大世界”重振

  “牛皮经济”

  在瞿溪制革业和皮革市场风光不再时,走南闯北的瞿溪皮革贸易商的事业版图却不断做大。

  经过多年的打拼,温商徐益林让温州加利利皮革有限公司的门店遍布重庆、江苏、广州等地,在江西,瞿溪的制革厂更是接单不断。“我虽然身在外地,但是心依然牵挂着家乡,总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乡创业。”

  徐益林的心愿得到了家乡的积极回应。近年来,瞿溪街道借着“大拆大整”的东风,拆除河头村3.2万平方米旧厂房,启动主干道综合整治工程,改善道路交通秩序,为产业转型升级腾出空间。为重振家乡的“牛皮经济”,以徐三豹为代表的20多位在外温商,众筹15亿元,在拆后的空地上,开建占地约123亩的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温商回归重点工程、瓯海百亿重大工程——“瞿溪国际真皮大世界”,瞿溪的“牛皮经济”就此复苏。

  2016年8月,“瞿溪国际真皮大世界”一期正式结顶,徐益林兴奋地想要入驻,同时还有来自意大利以及国内广州、成都、江苏、浙江等地的近1000家皮革商也表达了迫切入驻的想法。紧接着,二期、三期“瞿溪国际真皮大世界”的商户接连不断搬入,四期也即将竣工交付,预计市场年营业额将达100亿元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鞋面皮革鞋材市场。

  徐益林对市场的前景寄予很高的厚望。商铺林立,欣欣向荣,这一派景象不同于过去设施简陋狭窄的空间,店内还摆放了茶桌,供客商歇足洽谈。“不仅取样、搭配很方便,而且接收新款皮革的信息也很快。”随着硬件的提升,软件的升级换代,加利利皮革去年年产值提升30%,销售额超6亿元。

  生意做得如火如荼,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看着瞿溪经济发展、环境变美,我把新房都买在这边了。”徐益林表示,他已经决定举家搬回瞿溪生活。

编辑:姜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