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期间,平阳县小初高学校采取网课教学模式,部分培训机构也闻风而动,集聚线上教育行业。如今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时期,那么,当时的“线上教育”发展得如何?又有什么反馈?
记者联系了此前受访的一家少儿编程培训机构。该机构负责人温老师介绍,自5月学校复课以来,他们就不再开展线上课程。按照县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要求,场地配备了口罩、体温计等防疫物资设备后,便启动了线下教学模式。为了支持线上课程,从公益课到收费课,她粗略估计,自2月以来,该机构前后陆续投入了一万元左右的资金,其中,包括对教师的培训、课时费、线上课程设备物资等。
张老师在一家全国连锁培训机构负责平阳地区招生工作,她给予了相似的反馈。“总部仍然有开展线上公益课程,包括乐器、声乐等,在全国范围内,目前有十来万小孩继续跟着线上课程学习。平阳地区的线上课程已不再推送。最主要的是,艺术教学的课程性质比较特殊,现场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张老师告诉记者,该机构线上课程的停止时间,同样是在今年5月,即中小学复课之后。
那么,主要培训科目为语数英等主课的机构情况如何呢?记者致电平阳县一家中型培训机构了解情况,该机构负责人章老师同样给出了学校复课后,收费的线上课程全部关闭的答复。章老师坦言,网络课堂不仅学生累、家长累,老师也特别辛苦,上课质量却不如线下课堂来得好。不过,为能够更好地服务学员,该机构决定继续保留部分线上课程,且以免费形式推送,比如期中期末复习、月考等特殊时段推出考前网络辅导,学生可以根据需求自主决定看还是不看,以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家“开小灶”。
与在教室里上课相比,线上课程效果如何?温老师坦言,孩子们自制力相对薄弱,能够手把手教学的线下课程明显效果好得多,在线上教学中出现的走神、发呆等现象会导致课程效果失控,家长和老师都是干着急。“那时候做线上课程,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这种情况,大家肯定还是选择线下课堂。”
疫情期间,由线下转到线上的教学课堂,如今又转回线下模式,校外培训机构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章老师坦言,经营压力大了许多。“为了赶回落下的课程,学生们的校内任务增加,部分人就放弃了校外课程的学习,我们至少损失了10%的学员。”章老师介绍,除此之外,线上课程的收费也比线下低得多,那段时间,确确实实是培训机构的“寒冬”。
如今,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大小培训机构也已回归正轨。虽然平阳县多数培训机构放弃了线上课程,但仍有不少父母坚持陪孩子使用其他的网络课堂,享受互联网时代的便利,如“猿辅导”“魔力耳朵”等。
那些回到线下课堂的机构经营者们则心知肚明,这些线上课程能够持续“供电”,除了成熟的网络授课模式外,更离不开其身后的雄厚资本和大团队运作。对于这些线上课程大牛们形成的“域外挑战”,这几家机构负责人说,因地制宜的课堂、因才施策的教育才更“接地气”,也是赢得学员的法宝,他们将依托线下课堂面对面教学的优势,结合本地学校课程,以及本地学生和家长的特点,尽全力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外培训服务。
编辑:姜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