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县市频道   ->   乐清 -->正文
乐清:数字化管理支撑“无废城市”创建
2021年03月22日来源:温州网乐清支站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乐清分局开展危废规范化管理检查。王玉微摄

  3月19日上午,在德长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德长环保)内,一辆载有15吨飞灰的运输车已整装待发。地磅计量员打开电脑登录浙江省固体废物监管信息系统,将这批飞灰的重量、接收单位、运输司机、车辆车牌号码等信息准确填报。在司机确认收到固废接收短信后,装有GPS设备的运输车正式上路。

  德长环保主营业务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接收涵盖乐清全域的生活垃圾,企业年产危废(飞灰)量居乐清首位。“原来的危险废物转移需要纸质五联单,管理计划需要环保部门纸质备案,产废单位、运输单位和处置单位都要盖印。现在有了固体废物监管平台,通过电子转移联单完成危险废物转移处置,方便。”德长环保相关负责人说。

  经济飞速发展,乐清工业企业众多,危废产生量较大,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涉及的管理环节多,审批手续繁琐、耗时长,在给监管部门带来较大工作量的同时,也对企业生产运营效率造成一定影响。2020年,我市全面推广省固废监管信息系统,搭建生态环境综合监管平台,大幅提升全域固废管理数字化水平,减少固废倾倒的风险隐患,也为企业与监管部门“减负”。

  3月18日上午,乐清市腾达废旧金属回收有限公司(以下称乐清腾达)接收了一批来自平阳一家企业的废线路板。乐清腾达是乐清最早一家获得危废综合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以前,我们与外地产废单位达成协议后,合同文件和转移计划审批需一式多份,分别送到当地监管部门以及上级部门并盖章,审批需要不少时日。如今省内转移免审批,只需要将文件上传系统,当天就能完成所有环节,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乐清腾达相关负责人说,平台上实时发布的信息也让企业方对危废治理的新政策、新形势有了更多的了解。

  记者从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乐清分局了解到,过去,企业产生危废后,环保部门按半年度要求企业上报产处情况,无法实时掌握企业危废产生和贮存情况;危废跨省转移时,监管部门无法及时得到转出的危废类别和精确数量;在处置环节,监管部门也只能通过企业转移联单台账才得以知道,其他情况不去现场很难了解。这不仅给监管部门带来巨大的压力,也给区域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乐清分局污防中心负责人王玉微告诉记者,如今通过监管平台,全市区域内危废信息概况,产废企业数、总产废量、年同比产废量、联单转移量等数据一目了然,区域内产生废危的去向以及转移量也能直观展示。此外,运输危废的车辆上也安装了GPS定位,实现实时跟踪,若在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监管部门只需调取运输轨迹图,便可大致判断是哪辆车辆、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大大缩小排查范围,降低风险。

  “2020年,我市已有1032家涉固废工业企业纳入系统管理,共审核备案固废管理计划761家,备案危废转移联单5500批次,利用处置危废约7.82万吨。其中,虹桥、开发区、柳市、乐成危废企业数依次列前四,辖区危废企业都超百家,大荆辖区危废企业数最少;全年全市危废未发生跨省转移利用处置情况,其中危废约67.8%在温州市域内利用处置,其他在省内其他地区利用处置;全市产生量居前三的危废类别分别是飞灰(近58%)、表面处理污泥和铜阳极泥。这些统计数据的精准掌握都得益于平台的全面推广使用。

  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统一安排部署,我市将加大产废企业排查力度,建立小微危废收运体系,应纳尽纳,实现危废企业全部入网管理。届时,就像有一只“天眼”,实时掌握全市固废的各种信息和情况,对危废全生命周期实现“能定位、能查询、能跟踪、能预警、能考核”的功能,全面推进危废专项治理工作,为乐清创建“无废城市”提供支撑。

监制:张佳玮 | 责任编辑:张朋杰 | 编辑:姜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