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县市频道   ->   文成 -->正文
文成用蘑菇特色种植助民增收,拓宽“共富路”
2022年04月09日来源:温州网文成支站

  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为“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绘出文成画卷。记者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工厂、乡村农家等改革前沿,挖掘各行各业精彩的奋斗故事,展现文成创新发展、富民惠民的蓬勃动力。

  《共富路上看变化》系列报道,今天继续来关注:“大球盖菇”种植以及“稻菇轮作”生态循环如何让当地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近年来,文成把食用菌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引进新品种,发展大球盖菇种植,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二源镇-湖田村

  大棚-层架式栽培

  ▲在二源镇的湖田村,十座大棚里的大球盖菇长势喜人,农户们正忙着采摘以及时供应市场。

  大球盖菇又名赤松茸、皱环盖菇、酒红球盖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大球盖菇营养丰富,肉质鲜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矮胖型的、看起来有蘑菇的形状是品质比较好的,在市场上称为A级,价格也是卖最高的。”县盛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文清介绍,二源镇海拔高度600多米,气候、温度都适宜种植大球盖菇。

  据了解,眼前这批大球盖菇都是去年8月种下的菌种,60天后就可以出菇采收了。采用的是层架式栽培,可以实现高产量、精栽培,精准把控菇的质量和出菇的时间。

  种植、管理、采收、包装都需要雇佣当地村民,季节性雇工帮助农闲的村民增加一份收入,此外通过土地流转,村民还会有稳定的土地租金。

  湖田村村民王利娟以前是专职家庭主妇,现在在合作社里帮忙采摘大球盖菇。她说:“这样可以增加一些收入,而且对我来说也方便,蛮好的!”

  百丈漈镇-镇头村

  稻田-“稻菇轮作”

  ▲除了大棚种植,王文清还在百丈漈镇镇头村的稻田里种植大球盖菇,这已经是他采用“稻菇轮作”的第三个年头了。

  以往晚稻收割后的11月至第二年3月期间,因冬季种植效益低、前后种植衔接时间紧等原因,当地农民不喜冬种,冬季农田大多闲置。

  而稻田种植大球盖菇的时间正是传统农业的农闲时间,利用的是闲置的稻田、闲置的劳动力,收获的时间刚好和水稻栽种时间有机衔接。稻菇轮作盘活了土地使用率,破解了季节性抛荒问题。

  此外,大球盖菇在秸秆转化利用方面具有突出优势——降解秸秆能力强,同时菌渣还可以作为良好的有机肥直接还田。

  “去年种植水稻,化肥的使用量减少了40%到50%,但水稻的米粒更大,而且口感也更好,亩产量比没有种过大球盖菇的稻田的产量要高。”王文清说,因为栽培的原料都是有机物,这些原料在栽培了大球盖菇以后再还田,土里面有机肥的含量就变高了,从而帮助提升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据了解,这些种在稻田里的大球盖菇即将开始采收。刨除菌种、发酵料、人工等成本投入,本轮种植的大球盖菇亩产量预计可达3000到4000斤,水稻亩产量预计可达800到1000斤。

  “等级最好的类型,市场上的价格可以卖到二十多块钱一斤。品质次一点的能够卖到十几块钱一斤。再次一些的,我们都是把它烘干制成干品,再放到市场上卖。”王文清说道。

  稻菇轮作不仅让现有的土地资源产生了更多的效益,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又充分利用了稻田和冬季农村闲置劳动力,提高农户收入。这种轮作套种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效合一”。

  对未来,王文清满怀期待:“希望我能在这里继续做好这份事业,带着村民进一步提高经济收入,让大家共同走向富裕!”

  来源:文成发布

  原标题:文成用蘑菇特色种植助民增收,拓宽“共富路”

编辑:姜珂珂 | 责任编辑:张朋杰 | 监制:阮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