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海虹 文/摄
“他不仅理发免费,技术也不错,对待每位顾客都很有耐心!”
“现在想预约他,难度堪比抢购春运车票!”
“他真是我们的‘中国好邻居’!”
“真没想到,原以为他的免费理发只是短期行为,没想到已坚持一年多,令人钦佩!”
在城南街道正大城小区,这些由衷的赞叹都指向一位无私为居民义务理发的业主——石森,他的善行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并照亮了每一位业主的心田。
为儿学理发
今年42岁的石森是柳市人,6年前迁居至城南街道正大城小区。在小区里,他虽以理发师的身份被大家熟知,但这并非他的本职工作,而是源于他单纯的爱好,更是为了圆梦年少时的理想。
“我从小就比较爱臭美,尤其是对发型有着浓厚的兴趣。”1月22日下午,记者走访了石森的理发屋。谈及为何对理发如此热衷时,他笑着回忆道,22岁那年,他在上海姑姑家居住期间,偶然发现楼上出租屋内竟是一家美发学院。看到很多年轻人在学习理发,这让他瞬间萌生了成为理发师的念头,并随即致电父亲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然而,父亲却希望他能够专注于电器生意,走出一条创业之路,因此反对他从事理发行业。在家人的劝阻下,他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
尽管未能踏上理发师的职业道路,石森对发型设计的热爱却从未减退。“二十年前,我一年能花万把块钱倒腾自己的头发。我的头型其实不错,但遗憾的是,始终难以寻觅到一位能真正理解并塑造出适合我发型的理发师。”石森笑道,后来他在内蒙古包头做生意的时候,遇到和自己比较投缘的理发师刘老师,就固定找他理发。由于理发师流动性大,刘老师走到哪,石森就紧随其后,不过那时他们的关系还仅限于理发师与顾客。
真正激发石森理发梦想的,是他的儿子。他至今记忆犹新,那是2014年,儿子仅有两岁,一次理发让儿子哭得撕心裂肺,这让他内心深受触动。于是,他决定亲自上阵,一方面是为了儿子不再经历陌生人理发时的痛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于是他向刘老师提出跟其学理男发的想法,老师欣然答应。从那后,他就频繁前往理发店跟刘老师学理发,每天晚上他还在家中用模特头练习,两三个星期后,他首次尝试为儿子理发,因为是爸爸理发,孩子没有陌生感和恐惧感,比较配合。后来,他常常利用孩子看电视或玩水的间隙进行“偷袭”,从那以后,儿子从两岁到如今十二岁,发型一直由石森亲自打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理发也变得越来越精细,每次都要花费一个小时左右。有一次,儿子一边看电视,他一边理发,时间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了两个小时。
跟刘老师学习半年后,石森开始自己给自己理发,起初并不太成功,有一次甚至剪坏了耳边的一块头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愈发熟练,如今只需围上围巾,站在镜子前,拿起理发器和剪刀,便能凭借感觉轻松完成理发。再后来,在同一个市场里经营电器生意的一些朋友得知他的理发技艺后,也开始陆续找他理发,他也从刚开始时忐忑到后来从容应对,自信心随之增强。
只剪男发型
在小区里,石森的理发屋展现了一种极致的简约风格,屋外无招牌点缀,屋内也仅配置了最基本的理发设施,包括洗头床、理发椅、储物柜、镜子及电热毛巾柜等,毫无装修的痕迹。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朴素无华的地方,却奇迹般地成为了小区男性居民的热门去处。
石森开设这间公益理发屋的契机颇具偶然性。据他介绍,2022年他在老家得知温州一位名叫黄军平的理发师擅长男士发型设计,便慕名前往学艺。由于志趣相投,黄军平愿意指点他。几年间,两人不仅建立了深厚的师徒情谊,更成为了挚友。2023年,黄军平的小店进行装修升级,一些设备无法继续使用,便询问石森是否愿意接收。
石森看到这些设备后,萌生了在小区内开设公益理发屋的想法,旨在为邻里提供免费理发服务,并借此提升自己的技艺。他将这一想法向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提出,得到了大家的全力支持,不仅提供了免费的场地,还安装了灯具和空调。2023年11月,石森的理发屋便顺利地在小区内“开张”了,并向业主们明确他只剪男士发型。
由于白天忙于个人事务,石森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为居民免费理发。为了高效利用时间并避免干扰,他采用了预约制度。在自建的理发预约群里,每天下午,他会在群里提前公布当晚的三个理发时间段,通常为18:40、19:20和20:00。如果当晚他不需接孩子,还会增加一个20:40的时段。虽然牺牲个人时间,石森不仅确保了每位前来理发的业主都能得到及时且专注的服务,也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大家的满意度。
“本周一至周五的预约已满!周六周日是最后两天,我会尽量下午也安排时间,现在先不接受预约,等过了周四再约,可以先报名,到时我会提醒你。”这是采访当天,记者在石森所在的社区群里看到的一则信息。由于马上过年了,居民们理发的需求激增,导致石森的公益理发屋预约火爆。面对这种高需求时,他依然保持着冷静和有序的安排,他通过提前发布预约信息,让居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时间提前规划。
受居民欢迎
与众多理发店截然不同,石森的公益理发屋内,桌子和柜子上陈列着二十多款风格各异的理发器,有修边器、油头推、增白器等,无一不彰显着石森近十年来对理发艺术的执着追求与热爱。这些理发器,都是他通过网络购物精心挑选而来的“宝贝”。
“我妻子和儿子常打趣我是‘菜鸟装备多’,但我就是喜欢。你看它们,造型别致,手感极佳,每一件都承载着属于它自己的故事。当它们五彩斑斓地摆放在理发屋里时,总能给我带来无尽的愉悦和灵感。”石森笑着说道。这些理发器中,有80%都能在实际理发中发挥作用。每次完成一个发型,他都会仔细清理理发器,每晚下班前,还会为这些“得力助手”滴上润滑油,精心养护。
自公益理发铺开张一年多以来,石森已累计为小区居民服务了1000余人次。虽未系统接受过专业老师的指导,但通过自我实践和网上学习,他的理发技艺已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他也因此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令他感动的是,有些家长在孩子理发后,会默默拿起扫把,帮忙清扫理发屋;有些业主知道他爱喝可乐,还特意送来给他。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遇到了一些烦恼,即“失约率”。有时,个别业主预约后却无故爽约,也不打招呼,导致他白白等待40分钟。这种情况曾多次让他萌生退意,但每当想到居民们的热情与认可,他又坚定地选择了继续前行。
“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被我们小区幸运地捡到了!”业主张先生满面笑容地感慨道。他每个月都会欣然前往公益理发屋一两次,享受那里独特而贴心的服务。尽管这是一间封闭式的房间,未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洗头床用不起来,需要居民们自行洗净头发再来,但这小小不便,在石森老师精湛的理发技艺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他的技术水平与服务态度,丝毫不输于市面上的任何一位专业理发师。张先生认为石森老师为小区居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项便利的服务,更是一份温暖与关怀。
“起初,我对公益理发的持续性还抱有疑虑,心想能坚持半年就已是难能可贵。”石森感慨道,是业主们那份不变的热情与高度的认可,如同坚实的后盾,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这份支持,将是他前行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向本报新闻热线61116222提供线索的姜先生将获得100元报料奖
监制:张佳玮 | 责任编辑:张朋杰 | 编辑:姜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