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文成县南田镇迎来一场"科技及时雨"。3月20日,由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派驻文成县科技特派员王宁牵头的高山水果专题技术培训火热开场,特邀科技特派员蒋巧俊和温科院谢志亮两位专家联袂授课,为50余名果农送上量身定制的"科技套餐",为南田镇高山水果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王宁:全程帮扶打造智慧果业新标杆
自2023年以科技特派员身份扎根南田镇以来,王宁通过"全程帮扶+全链升级"双轮驱动,推动当地杨梅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种质改良方面,促成基地引进优质杨梅苗200余株,指导完成10余吨专用肥料科学配施;在设施升级领域,指导基地进行杨梅大棚遮光材料与技术的改造;在技术帮扶层面,累计组织20余次"果园课堂",特邀产业专家开展实地指导,搭建起"高校-农户-市场"的立体服务网络。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主导的"果园生草栽培+无人机精准施肥"技术体系成效显著,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及肥料利用率,并降低了劳动成本支出,引领高山杨梅产业向生态智慧化转型。
蒋巧俊:全链革新破解杨梅保鲜营销难题
面对杨梅产业"一日味变、二日色变、三日质变"的保鲜困境,科技特派员蒋巧俊副研究员构建起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前端实施"分级革命",引进光电分选设备实现糖度、果径精准分级;中端创新"锁鲜工艺",采用快速预冷+冰袋保鲜+气调包装组合技术,将保鲜期延长至5-7天;后端开辟"立体营销",打造"精品礼盒走电商、标准果走商超、等外果走深加工"的多元销售矩阵。更创新提出"共富集散点"模式,通过建设预冷分级包装一体化中心,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无缝对接。
谢志亮:精耕细作解锁桃树优质高产密码
针对南田镇海拔500米以上特有的昼夜温差大、雨水丰沛等气候特征,谢志亮研究员开出"四剂良方":在品种选育上,主推抗逆性强的"玉露""白凤"等水蜜桃品种,配套毛桃砧木提升抗病能力;在树形管理方面,创新推广"三主枝自然开心形"与"Y字形"整枝技术,配合"夏控旺枝、冬调结构"的双季修剪法;土肥水管理突出"精准滴灌",示范深施有机肥、增施钾肥的周年调控方案;花果管理则采取"疏保结合"策略,通过疏花疏果与保花保果技术动态平衡产量品质。针对现场果农关注的流胶病防治难题,谢老师特别强调"栽培年历管理法",按月细化农事操作节点,实现全周期精细化管理。
培训现场变身"田间问诊室",果农们围绕杨梅储运损耗、桃树夏剪等实际问题踊跃提问。专家团队现场介绍"杨梅冷链包装标准流程"、“杨梅、桃树修剪管理技术",发放的《高山果树栽培技术手册》因实用性强被果农誉为"掌上智囊"。王宁表示,科技特派员团队将持续推进"三个一"工程:常驻一支专家团队、建设一片科技示范园、培育一批乡土技术能手,通过全要素赋能推动南田水果实现"优质优价"的产业升级,让高山生态果真正成为百姓的"共富金果"。
来源:文成新闻网
原标题:科技振翅助农 高山鲜果生金
通讯员:张壹
监制:张佳玮 | 责任编辑:张朋杰 | 编辑:姜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