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午14时20分许,缅甸中部(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本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6级及以上地震。
缅甸最大城市仰光震感强烈,实皆省、曼德勒省、马圭省、掸邦东北部、内比都、勃固省等受灾严重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缅甸首都内比都的救援组织介绍说,当地公寓、医院、学校和政府办公楼不同程度受损。相关搜救工作仍在进行中。
此外,从缅甸中部曼德勒省政府传来消息,曼德勒省损毁建筑较多。从社交媒体上看到,当地很多历史古迹也受损。根据新华社报道,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3月31日发布消息说,截至当天12时,缅甸强震已造成2056人死亡,约3900人受伤,另有270人失踪。
本次地震震中距离我国最近国境线294公里,造成云南西双版纳、德宏、昆明、丽江等地震感强烈,贵州、广西等地亦有震感反馈。
目前,乐清市侨联正在发动全市各乡镇(街道)侨联排摸乐清侨胞在缅甸受灾情况,适时开展安侨、暖侨、助侨活动,并嘱咐在缅甸的乐清侨胞加强自身安全防范,密切关注地震动态、气象预警和防灾信息,遵从当地政府的疏散安排和撤离指引,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联系驻缅甸使领馆求助。
就在昨日,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在乐清市侨联的帮助下,连线常年在缅甸经商的乐商张宇星,讲述地震发生后的见闻。
地震突袭,经历惊魂一刻
当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联系常年在缅甸经商的乐清人张宇星时,他正乘坐飞机准备赶往缅甸最大城市仰光,他庆幸地震时正巧自己在国内,但一边又为自己在缅甸的工厂和仓库担忧。
张宇星今年47岁,是乐清大荆人,2010年起前往缅甸经商,并时常往返缅甸仰光和云南瑞丽两地,从事摩托车配件和鱼粉(饲料原料)等贸易工作。
3月28日,对于张宇星来说,原本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他刚从乐清回到云南瑞丽,准备处理一些公司事务。按照计划,处理完事务后他将重新返回乐清,过完清明节后再前往缅甸仰光。
然而,一场7.9级的地震,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给缅甸当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当天中午,张宇星正在前往瑞丽市姐告的路上,这是中缅两国边境通关的必经之路。就在即将经过一座大桥时,突然间,地震发生了。“车速还没提起来,整个车身开始剧烈摇晃,整条路突然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控制。”张宇星回忆道,“我当时正在开车,突然感觉整个车都在抖,而前方的两辆车像被靠近吸铁石一样,不受控制纷纷撞上了护栏。”他马上意识到地震了,立马停下车,并逃出车外到空旷地区。此时,路面依旧起起伏伏,远处的大桥也在摇晃,他心里非常害怕。
幸运的是,整个过程仅持续了大约4分钟多,张宇星所处位置比较安全。眼看路面出现了裂痕,那一刻,他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灾害的可怕与无情。
在地震发生后,张宇星第一时间联系了家人,报了平安。通过新闻,他很快知道地震中心位于缅甸中部,仰光和曼德勒两座城市震感强烈,而在这两座城市,张宇星都有产业。
尤其是曼德勒市,作为缅甸华人华侨最多的城市,也被称作“华城”。如今,整座城市都处于巨大的悲痛之中,街头不少房屋都只剩断壁残垣。根据缅甸国家管委会新闻组29日的通报,强震造成曼德勒地区1591栋房屋、670座寺庙、60所学校、3座桥梁和290座佛塔被损毁。当地居民围在救援现场,等着一个个生命奇迹的出现。
当地以前也曾经历过地震,但震级并不高,而这场地震的剧烈程度超出了张宇星的想象。“这次地震7.9级,破坏力可想而知!”他第一时间联系了缅甸的工厂和仓库。由于地震影响,缅甸国内通讯信号时断时续。等好不容易联系上工人后,他得知位于仰光郊区的鱼粉加工厂墙体开裂,曼德勒市的摩托车配件仓库顶棚破损坍塌,虽然有一些损失,所幸工人无一伤亡。“货物损失没关系,只要人没事就好!”他感慨道。
星火奔驰,华人同胞纷纷行动
最让张宇星担心的是在缅甸的国人,尤其是温州人和乐清老乡们的安危。“我知道的在缅甸经商的乐清人有七八人,主要以低压电器贸易、布艺批发为主。”张宇星说,大家纷纷通过微信互报平安。“好多微信群里信息不断,好在暂时没有听说有温州、乐清老乡受伤的。”张宇星说。
地震发生后,缅甸政府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救援力量前往灾区。与此同时,在缅甸的华人们也纷纷行动起来,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与希望。
“灾难面前,我们华人同胞都有互助精神,不少人都有明确的救援和捐赠意愿。”张宇星所在的温州总商会,也在第一时间发出了倡议书,号召在缅的温州人积极参与救援行动。根据初步掌握的信息,灾区内气温较高,比较缺食品、药品、消毒液等救灾必需品,他们组织了一支由温州人组成的民间救援队,携带救援物资送往灾区。在灾区现场,他们与当地群众并肩作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缅甸的中国公民、华人华侨如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地商会也自发组织了灾区互助车队。虽然前往灾区的道路通行困难,手机充电也很不方便,但大家都想将物资送往灾区,为救灾尽一份力。
“地震后大家互报平安信息,到今天群里都是前去救援的信息。”张宇星说,根据潮新闻31日报道,中国国家应急管理部统筹组织的5支社会应急力量共91人已全部抵达缅甸,正在参与或协助救援行动。连日来,中国救援队和浙江公羊救援队已联合救出多名被困者。
守望相助,为救援贡献中国力量
地震暴露了缅甸基础设施的脆弱的同时,却演绎了中缅民间情感的坚韧。
作为在缅打拼14年的“老缅甸”,张宇星的摩托车配件公司是缅甸当地行业龙头,年最高销量75万台。虽然当地的营商环境已不如从前,但他仍对这片土地有深厚感情,他的工厂曾为仰光郊区的甘达亚村小学捐款2000万缅币(约合人民币7万元);24年缅甸遭遇洪灾,他也曾通过温州总商会捐款救灾,侨胞们还曾出资修桥铺路。
“缅甸人起初质疑我们的产品质量,现在看到我们的摩托车质量过硬,还做慈善帮助地方,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他说。
张宇星也取消了清明回乡的原计划。3月31日中午,他在昆明乘坐飞机前往仰光。同个机舱内,他碰到准备前往灾区支援的北京绿舟应急救援队的成员一行8人。救援队员们告诉他,灾区很缺人手,后期还会陆续派队员前去支援。
“一方面想看看工厂和仓库的受损情况,及时修补,另一方面也想看看能否尽自己的力量,为灾区送去一些物资。”张宇星说,他在当地有一辆皮卡车,可以用这辆车运输一些救灾物资。
此外,他也计划通过商会平台,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尽一份绵薄之力。“虽然在异国他乡,但当我们看到灾区人民的苦难时,我们的心与他们同在。我们愿意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来源: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在缅甸经商的乐清人: 亲历地震的惊心动魄 感受同胞的互助精神
记者:程遥
监制:张佳玮 | 责任编辑:张朋杰 | 编辑:姜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