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吃了几口煎饼对付晚饭后,在市区工作的“00”后市民朱女士来到家附近的党群服务中心,摆好刻刀、复写纸、模板等工具,准备上课。“我下班就赶来了,期待了这门课好久。”她说,最近,她报名了“乐学夜校”推出的木刻版画欣赏与制作公益课程,开启了不一样的夜生活模式。
这样的“好学青年”还不在少数。近年来,白天上班,晚上送自己去“上学充电”,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人的生活写照。
“乐学夜校”是乐清市委组织部联合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推出的培训品牌,以助力创业就业为导向,在丰富市民夜生活的同时,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优质技能培训平台。
除了日常的办公软件实用技巧、面点制作等技术课程,乐学夜校紧跟新技术、新职业发展变化,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如贴合电商直播这一新型就业模式,联合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增设互联网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等专业课程,涵盖海报制作、视频拍摄剪辑技术等内容。
今年,“乐学夜校”根据市民需求对课程内容做了进一步的优化调整。同时,借助“浙里文化圈”小程序,让课程管理更加便捷、规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阵地,市民可就近就便参与图片处理、视频制作、电路技能、电商技能、西点烘焙、美妆等多样课程,既可体验丰富多样的课程类型,也可满足技能资格考证需求。
“大家对课程热情很高,名额一放出来很快就被抢光了。”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去年开办以来,“乐学夜校”已推出6期、27门课程,走进课堂的学员共5000余人次。
夜校不仅是提升技能、学习知识的平台,还是青年交友的平台。许多青年人在夜校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了自己的社交圈。像这样的平台,在乐清还有不少。
去年5月,乐清团市委联合社会力量推出了“悦青”夜校,营造共建、共创、共享的新型学习平台。据团市委负责人介绍,“悦青”夜校以“打造青年兴趣社交平台、重构城市青年社群”为核心目标,立足乐清青年需求,创新“轻学习+强社交”模式,通过多元化课程、社会化运营和公益化导向,打造乐清青年成长新生态。
如何加强课程与学员间的粘合度?乐清传媒清和学院推出了“点单”式课程服务。学院在原有13项课程的基础上,预设了油画、诗词创作、吉他等13项新课程,市民可以通过投票选出自己喜欢的课程,学院根据票选结果开课,满足大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当“下班上学”成为新时尚,这种全民终身学习的生动实践,正在为城市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动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既满足了市民个性化学习需求,又培育了城市文化新业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来源:乐清市融媒体中心
原标题:白天驰骋职场 夜晚充电学习 乐清青年夜生活有“知”有味
记者:周秀静
监制:张佳玮 | 责任编辑:张朋杰 | 编辑:姜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