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块钱的纠纷,法院真的会管吗?”这是许多涉小标的案件当事人的疑虑。然而,在瓯海法院,答案始终坚定:“小案关乎大民生,执行不分大小!”
日前,一场代号“雷霆出击”的春季专项执行行动拉开帷幕,12辆警车呼啸而出,39名干警奔赴9个执行现场,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全程监督下,向失信被执行人亮剑。此次行动聚焦涉中小微企业、小标的案件,以“快、准、狠”的司法力度,守护群众“钱袋子”里的公平正义。
“3小时”雷霆行动见证执行加速度
“法官,我真没想到为了1万多块钱,你们会晚上上门!”申请执行人章某收到银行到账短信时,声音透露出止不住的喜悦。几年前,他和林某签订了一份承揽合同,完工后却被林某以各种理由拖欠17800元尾款。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林某仍以“手头紧”为由拒不履行。当晚,执行法官将林某列为重点目标,突击将其拘传。面对法律威慑,林某心理防线瞬间崩溃,当场支付全部欠款。
行动仅用3小时,走访32处居所地,拘传9人,司法拘留2人,执行完毕5件,当场到位金额15.3万元,促成和解11件,累计和解债务66余万元。
区政协委员陈律师全程见证执行后评价:“看到干警们夜间执行,真切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温度,特别是对多次失信者的果断采取强制措施,树立了法律权威。”
三次和解仍失信?司法强制不留情!
“法官,再宽限几天,我一定还!”被执行人文某在警车内仍试图“讨价还价”。5年前,文某对姜某出具了一份13余万元的货款欠条,承诺9个月内全部还清。但文某在还了部分货款后就“失约”了,于是姜某起诉至瓯海法院要求对方支付货款90227元。
在审理期间,双方达成调解,给予文某一年的分期还款期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某归还了部分货款后第二次“失约”,无奈姜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40227元。在执行过程中,文某态度良好,姜某再次同意和解。但令姜某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一再退让却没有换来文某的诚信履约,等待的是文某第三次“失约”。
当晚,执行法官根据线索突袭文某住所,将其堵在家中。见法官动真格,文某慌忙联系家人筹款,1小时内凑齐4.5万元,当场结清两案债务。经办人李法官表示:“我们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但对挑战法律底线的行为绝不手软。”
“扑空”也是震慑法律威严促主动履行
“法官,我马上来还钱。”在专项行动的次日一上班,瓯海法院执行局江法官就收到了被执行人王某主动打来的电话。原来昨晚执法法官夜间行动,到了王某家里,发现无人在家,并向附近邻里了解下了王某的行踪情况。邻居见这情形,在王某回家后立马把情况告知了他。王某害怕自己会被法院拘传,第二天一早就电话联系法院,当日就将6500元执行款履行完毕。
这种转变印证着瓯海法院“执行一次、教育一片”的成效。近年来,瓯海法院执行局通过张贴传票、走访调查等方式扩大行动影响力,据统计,专项行动后一周内,另有67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债务,金额达316.64万元。
“几万块钱,可能是工人的血汗钱,也可能是小微企业的救命钱。”瓯海法院执行局分管领导陈伟克表示。
自2016年起,瓯海法院将小标的案件纳入“优先执行、快速兑现”绿色通道,累计执结案件20389余件,到位金额34.32亿元。下一步,瓯海法院将持续深化“立审执”联动机制,健全“自动履行为主、强制执行为辅”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让群众在“小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大能量”。
来源:瓯海新闻网
原标题:“小标的”守护“大民生” 瓯海法院“雷霆出击”夜间专项执行行动执行和解66余万元
监制:张佳玮 | 责任编辑:张朋杰 | 编辑:姜珂珂